青海失联黄雨蒙才找到残骸,云南又曝李女生失联。大学生不断失联或轻生,让父母不寒而栗。孩子长大了,却受各种危及生命的心理问题困扰,这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
大学生心理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在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说是家庭的过分重视与社会的轻视形成反差造成的。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从小过分看重孩子的成长-不是严重轻视孩子自身独立性就是摘星星给月亮的溺爱。
当孩子来到社会受到的却是轻视。尤其是他们恋爱了:试想两方都是独生子女,都渴望对方给自己溺爱包容,自己却不愿意付出太多。于是得不到就想自我毁灭。
上述两起失联据说都与感情有关:
黄某来自南京某大学,据说毕业受到了阻碍,一个人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搜救人员徒步日行几十公里,终于找到她,可惜花容月貌只剩了残骸。因为物品齐全,没有发现血迹,初步判定有服药轻生的嫌疑。朋友们表示不敢相信,因为她平时活泼开朗。李某也是来自南京的女大学生,家人称她平时性格很冷静,与男友吵架后在云南边界已失联24天。
而学校教育对于这一块显得鞭长莫及。有人提出是否让心理学课程成为大学必修课。
要不要让心理学成为大学必修课?
我认为没有必要。原因如下:
第一,现在高校都要求课程突出思政教育元素
什么是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是指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思想品德,符合自身健康发展规律。
这些思想观念就包括现在热议的年轻人的生命价值观。
意思就是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契机契理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这要求老师们自身三观必须端正积极,才能为人师表,有说服力。
当然,以此对高校老师们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有修身的高目标,也是不无好处的。
第二,学生如果有人生困惑,最好能自己前往探寻解惑
一旦设为必修,容易引发一些学生的逆反,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作为人,如果没有高压,一旦有了人生疑惑,会自己找办法解决:去图书馆阅览书籍,在网络平台查找相关解答等,都可以。
加之老师在课堂给出了思政指点,孩子们可以根据指点前往探究自身更好的发展。这种自主的努力会更有效。
第三,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与身体息息相关
现代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很早就提到现代病概念:
人类由于物质及科技文明的发展,越来越贪图享乐,退化了身体的作用。使人的身心分裂日益严重,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荣格他自己就通过建房子、劈柴烧火等需要手工的活动来缓冲现代病的袭击。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主讲人沙哈尔,也是一个运动健将,他明确表示运动与冥想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因为这两项活动都能够帮助人身心更合一。
结语
与其开设心理必修课,不如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务必养成早起沐浴朝阳的习惯,并且修习武术、太极拳等各种国粹文化-一则继承优秀传统,二则养身修心,对心理健康也很有益处。
有了健康的心态,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更容易自己找到办法解决,获得可持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