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到处是疯狂粉丝?从心理学角度,谈谈粉丝为什么疯狂

还记得“追星鼻祖”杨丽娟吗?为了追随刘德华,她16岁就辍学。追星的开支大,她父母就卖了房子带她四处追寻刘德华,还因此欠下巨额外债。她和母亲甚至一度逼父亲卖肾换钱,逼得父亲跳海自杀。

正如杨丽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一样,在许多人眼中,粉丝的疯狂简直不可思议:一群人,对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也看不出什么突出才华的明星,毫无原则的吹捧和爱。一旦有人批评他们的偶像,他们就口诛笔伐,一旦有人超过他们的偶像,他们就百般打压。

虽然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把粉丝文化归为“脑残”,然而要想明了粉丝为什么如此疯狂,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在粉丝群体背后,究竟有什么动力支撑着他们的狂热。

粉丝:你从哪里来,要干什么去?

别看我国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在各种社交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实这个词来源于国外,是英文“fans”的音译。

“fans”一词出现在19世纪末。由“喜欢”这一词的英文单词“fancy”或“fanatic”缩写而成。最早,这个词只用于体育领域,形容狂热的棒球队支持者。

起初,“粉丝”还不被称为“粉丝”,而是被称为“迷”,我们经常会听到“球迷”“歌迷”这种说法。后来,是台湾娱乐界首次将追逐明星的人群称为“粉丝”,他们认为,粉丝就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喜欢、追随某人某物。渐渐地,“粉丝”这个叫法才传播开来。

粉丝在普遍意义上,还可以被分为“轻度粉丝”与“重度粉丝”。

“重度粉丝”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发言频率高,通过点赞、评论、转发、发帖等方式表达观点,并且深入参与到各类粉丝活动中,他们是各类具有关注度的粉丝事件的制造者与参与者,且一般对偶像有着狂热的情感。人们口中经常听到的“脑残粉”,几乎都出自“重度粉丝”。

“轻度粉丝”更多的扮演者“局外人”的角色,他们存在欣赏、崇拜某位明星的倾向,但持续时间通常是短暂的,且情绪轻度低,通常不会参与粉丝日常活动并传播观点。这类粉丝被称为“路人粉”。

“重度粉丝”的行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不计时间和金钱成本为偶像进行各类应援, “应援”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接应援助,一切支持偶像的行为都可以用“应援”指代。

偶像通常拥有一套完备的应援,包括应援颜色、应援物品、应援歌曲,以及各式各样的应援活动。例如,人气偶像鹿晗的应援色为金色,每次公开活动粉丝都力图营造“金色的海洋”来为偶像加油助威,应援物则为代表“鹿”字的鹿角发箍。

应援除了实际的线下宣传、庆祝活动,还包括线上的活动,比如,转发新闻报道、投票“控评”等。

在一些提及明星的新闻下面,我们常常会看到清一色的好评,或者形式相同的评论,那是因为该明星的粉丝迅速通过点赞和评论将正面评论顶上热门,使负面评论避免出现在开头,保证提及自己偶像的微博下的热门评论都是积极向上的。这种行为就是“控评”,一般都需要速度,会耗费大量精力。

这类还是比较温和的粉丝活动,一旦偶像遭遇谣言攻击或者遭遇负面攻击时,粉丝行为就会演变成大范围的群体骂战,各个粉丝群会通过语言上的侮辱对持有反面意见的网民进行攻击,而且这种网络骂战的用词极其粗鄙,带有极端侮辱、诅咒性色彩的词汇被频繁使用,污言秽语不堪入目。

在某些情况下,粉丝群体还可能会对意见不合者发起人肉搜索,曝光其真实身份,包括年龄、性别、电话、职员等各类信息,一条简单的吐槽,很可能就会引发一场粉丝对普通人的网络霸凌事件,堪比当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世界如此美妙,粉丝为何如此暴躁?

粉丝群体首先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进化心理学认为,我们日常的行为大体上都受制于三种原初的动力:存在感、优越感和满足感。

存在感主要强调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保证自己持续生存下去;优越感,顾名思义,就是强调我的特质比其他人更优秀,在竞争中更有利;满足感则是告诉自己,我的行为是有有意义和价值的。

在这几种原初动力的驱动下,人会竭力追求稳定,因为“稳定压倒一切”,不稳定会强迫大脑消耗能量,处理矛盾和冲突,从而降低个人的竞争优势。对稳定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对外在环境的要求上,还体现在对自我的判断上。

简而言之,人一般不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我们总会有一种倾向,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别人的观点跟自己不一样,那肯定是对方错了,就要想办法反驳他、击败他,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才能维持自己内在认知的一致性。

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人又会出现强烈的自我证实倾向,于是,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信念,对外在的事物和信息持有某种固定看法,而在这种固定看法的驱动下,我们会更容易接受和相信对我们有利的证据,而且进一步,我们会倾向于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举例来说,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说了一句错话,做错了一件事,第一反应往往不是认错,而是想办法为他掩护:这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这一定是个误会,这一定不是真的。如果被放出了实质性证据,粉丝又会解释,他是有苦衷的。

当然,反过来也成立。有些明星被诬蔑造谣,把本来没有做过的事硬安在身上,无论他们怎样解释,只要吃瓜群众不愿相信,他们就无法辩白自身。所以人们常说,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粉丝越多,火气越大

当一个个粉丝组成一个群体之后,情况不会变好,反而会变得更糟。

社会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社会认同理论,他们认为:人的自我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认知,也取决于群体的感知和认同。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会倾向于依附群体,获得群体的庇护,个体会希望把自己归类进某一个群体,并得到这个群体的认同。

举例来说,人们会把各种各样的人分成不同类别,比如白人和黑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男人和女人;精英和大众……然后再给自己贴标签,把自己归到其中一类;然后,会总结出所属群体的行事模式,并要求自己按照这个模式去行动,以得到这个圈子、群体的认可;同时,为了保证优越感,还会把所属群体跟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并设法找到我们比你们更好的地方。

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将之归纳为群体偏见。而群体偏见,正是许许多多冲突和争端的源头。正如之前粉丝群体之间展开的骂战,双方都认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更加优质。

实际上,粉丝谈论的真的是哪位偶像更优秀吗?有时候其实并不是,而是在粉丝的内心中,自己选择的偶像代表了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如果我的偶像更优质,说明我本人“三观”更正确,眼光更好。而由于我是群体的一员,群体的胜利就是我的胜利,群体的优越就是我的优越,所以我会为了群体的胜利更加卖力骂人。

当这种群体偏见进一步发展,就会演变为群体极化。简单来说,在群体中,个人的情感、思想甚至行为,都与个人状态时有差别,整体的观点和态度,都会滑向更极端的方向,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

我们通常会发现,在一个群体中,首先发出声音的,或者声音最大的,多半是观点最极端、最激烈的人——他们有最强的动力去传播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声音会成为群体的主流,而其他的温和派,出于群体依附的心态,并不会去强烈反对它,甚至出于群体认同的心态,还会去鼓励它、强化它。这就会导致极端观点不断得到强化,不断变得更强硬、更极端。

如果这时,外界产生了一些针对群体的对立,或者相反的论据,就会激起群体偏见,群体成员不但不会自省,反之,还会出于跟外界对抗和比较的心态,变得更加团结、封闭、抵触。之前肖战因为粉丝受到了很多人的攻击,但这些攻击并没有让他的粉丝溃散,而是更加团结了起来,正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在当今,基于大数据分析,每个人都更容易困守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更容易跟相似的个体在一起,看到自己愿意看的内容、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所以也更加容易一言不合,就轻易地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愤怒。

因此,仔细想想某些粉丝排斥的另一个偶像,他/她是真的有那么差劲吗?真的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道理让人恨不得视为仇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程度了吗?

大多时候并没有,粉丝之间的骂战,多半是因为两位明星之间有利益冲突,部分粉丝出于某种授意,故意点火,引导双方产生更大规模的冲突罢了。

可惜很多小粉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让个人的声音成为了群体意志,抱着对组织极大的热情和信任,抛弃了自身的素养,上阵对骂,说出种种不该出口的言论,与平时判若两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粉丝群体为因为日常工作生活感到焦虑的人供了一个“避难所”。在粉丝群体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能够获得一种新的自我身份认同,并在粉丝群体中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当然,不光是粉丝群体,普通人也可能也应该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能陷入“群体极化”的陷阱中,所以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可能是错的。有谁能最终评判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呢?谁都做不到。

所以我们不妨试着求同存异,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说:“一流的心灵,是能够同时持有两种矛盾的观点,又不影响其行事。”不要过于追求说服别人,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愿意被人说服。不是吗?

文/欣婶

图/网络(侵权可删)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