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瘾、囤积癖,爽完又悔:5000字心理长文,深度剖析剁手病

你是理智型消费者吗?你的消费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购入的吗?你购买的商品都能物尽其用吗?有没有“下单一时爽,收货就后悔”的现象?是否经常被家人朋友指责为浪费?虽然嘴上辩解,但其实自己也认同?是否为堆积如山的物品感到发愁?发誓再也不浪费,但过后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是否把多余的东西送人,会舍不得,自责,但东西堆在那又发愁,头疼?

………

如果以上所列大部分都符合自己,那么也许你应该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看看自己在“囤积-自责”的怪圈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一点:对于纠结的心理内耗,赌咒发誓无用,强制自己容易引发反弹,只有深刻的“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的改变的基础。毕竟,认知自我,也许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谈谈“囤积型剁手党”这个话题,在这类人中,有的是买了用不完,但忍不住还要买,有的是买了不用继续买,不管哪一种形式,其内在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谈一谈这个话题:

剁手的内在心理需要对于剁手,为何自责无效,反而愈演愈烈?如何脱离“剁手族”?

01 剁手: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需要

剁手是现象,不必过多描述,但同时,剁手也是困扰。从某种角度说,剁手和游戏一样,都有成瘾性,而成瘾背后,必然是因为这项活动满足了我们内在的一些需求——虽然从意识层面,也许并未认知的那么清晰。所以,想要改变成瘾行为,首先需要认知自己的内心,缺失了什么?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购物癖、囤积癖的行为

自我价值、自我期待、自我掌控

女人希望自己漂亮,男人希望自己高大威猛,有人说在朋友圈晒的人,是缺什么晒什么,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从根本来说,人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最需要的就是价值感。价值感的内涵很广泛,比如聪明、漂亮、天赋是价值,挣多少钱,有什么名誉地位是价值,被他人接纳和喜爱也是价值。从这个角度说,追求价值,是人的天性和最基本的需要。

买东西,是最容易实现心理价值的手段,尤其对于人格成熟度不足,自我价值感较低,需要靠外界评判来获取价值感的人更是如此。比如在购买时体会到的尊贵感,晒出自己拥有物时别人的艳羡感,就是吸引很多人过度消费的原因。

除此之外,购物下单时会有一种即时的快感——这种快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我期待的虚幻达成,简单说,就是我们的大脑会很容易对自己造成一种欺骗性的认知:当我买了很多书,大脑就会产生”这些知识都属于我“的虚假信号,当我买了很多化妆品和衣服,大脑就会产生”我因此变得漂亮了“的信号。

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最容易产生囤积-后悔行为的,常常是那些产生“未来感”的东西,比如化妆品、衣服、书、课等等。

其实再往深处说一说,这种即使快感来自于一个人在现实中的掌控感的缺失,也就是现实的乏力感。简单的解释一下,生活中学习太累,成长太苦,挣钱太难,但是潜意识又非常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更有价值,那么怎么实现呢?显然,通过购物就可以弯道超车,快速达成(这种幻觉)。

在下单时,“自己说了算”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满足了自我掌控感的需要,同时,因购买产生的指向未来的美好期待,满足了自我期待的需要,这是因为购买本身,是一种自我延伸的象征,即衣服、包、化妆品都成为自我价值的一部分——我穿漂亮衣服,我就是美的,被人喜欢和关注的,也就是有价值的,以此类推。

所以,价值感缺失,也就是一个人无法从内心深处笃信自己是好的、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是产生“空虚性购物”的最根本原因。

也许有人会说,我自己觉得自己是好的,所以才要对自己好,给自己买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饭——其实这和自我价值感缺失是同样的意思,就像自卑与自大,是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

也许还有人说,我不买衣服化妆品,我买其他的东西,比如家居用品,学习工具等等,那我是不是就不是这一类?其实买什么并不重要,我只是拿化妆品、衣服举例,只要是有成瘾性行为,过度消费行为,其内在需要都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你在不同的地方消费,显示了你在不同领域的价值洼地而已。

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讲,或者咨询,会是非常宏大的话题,我在写文章时常常有受限之感,但为了科普,也只能将话题点到即止。将此作为一个种子引发觉察,就好。

安全感vs匮乏感

喜欢囤积的人,几乎都有安全感不足的问题,因安全感不足带来的心理匮乏感,需要用过度的满足来填补。

安全感同样是个宏大的话题,它与一个人早年的依恋关系息息相关,也与后天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我们可以看到,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家中的长辈,常有过度节俭和过度囤积的现象,这是因为早期物质匮乏的烙印,实在是太强烈了。

很多热衷买买买的人,仔细觉察,都有一种深层次的恐惧——万一我哪天用着了呢?虽然现在购物极其方便,但他们内心潜意识的这种恐惧却支配着他们的行为,让他们不断囤积。

我们可以把这个话题再拓展一下,这样的人,往往会显得比较“矫情”。比如说有出门旅游,一定要带自己的被套,表面看这是爱干净的表现,其实内在可能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再比如,有的人很挑食,只喜欢某一类食物,挑食本身,是限制性思维的行为具象,你可以观察一下这样的人,他们除了挑食,必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限定和标准。这样的人,同样也是安全感缺失的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心理成熟的终极,大概就是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圆融状态。

扯回原有的话题,匮乏感较重的人,常常会有“收集癖”,比如一个口红,虽然口红制造商在一款口红中会制造出林林总总几十个色号,但其中很多都差异并不明显,而这类人常常会收集大部分色号,同样,这是因为她们有一种内在需要——我穿不同的衣服需要搭配不同的色号。这么想,从服装搭配的角度来说是合理的,但依然并不需要几十只口红备用,因为真正肉眼可见的色差,其实不过几大类而已。本质上,这还是为了满足囤积的需要。

压抑、焦虑等情绪释放

受篇幅限制,这部分我简单介绍一下。很多疯狂购物的人,都是超我比较强的人——虽然表现出来未必如此,比如有的人表现得很强势、逆反,好像并不是那种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人,但这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的问题。

爱讲道理,超我严重,道德感强,内心有很多规则、限制、标准……这些都会制造无意识的压抑,而这种压抑需要得到释放,这一点在下面会有更详尽的解释。简单说,购物是一种释放情绪压力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吃零食、玩游戏、找人喝酒、喋喋不休地找人倾诉等等,都是异曲同工。

还是那句话,选择购物只是其中一种释放方式,而且是一种容易实现的简单的方式——毕竟,自我觉醒,自我认知,自我梳理,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心理能量的,所以注定是“少有人走的路”。

02 面对购物癖:为何自责内疚,都起不到效果?

很多人其实也认同自己“浪费”,尤其是一些金钱并不足够富足的人,但是这种自责并不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矫正自己的行为,甚至在自我控制一阵之后,往往会有报复性反弹,这是为何?

因为压抑从来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情绪问题,就像治理河道,单靠拥堵,只能制造堰塞湖一样。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疯狂购物、囤积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有很多潜意识里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购物这种形式得到满足,所以单纯的靠道理压抑自己,不但不会起好作用,还会有一系列反作用,这是逆反心理在背后起作用——如果讲道理,评判自己或别人就能让一个人改变,那天下就没有亲子矛盾,每个人都能成为完美的人了。

所以,在认知基础上的自我接纳,才是改变的先决条件。不过接纳很容易被误读为放纵自我,其实这是一种偏颇的认知,虽然自己的压抑需要释放,匮乏需要满足,但绝不只有买买买这一种方式——有心理缺失不可耻,但实现心理满足的方式却有层级的高低,不管是疯狂打游戏、喝酒买醉,抑或是买买买,它们固然都是解决或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却不是成长性、建设性,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佳方式。

03 购物癖、囤积狂:怎么办?

估计这部分是深受此类困扰的人最想看到的部分,不过很遗憾,我没有“快速教你三招,让你彻底变性”这样的方法。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那些有内耗困扰的人——不管是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玩游戏,抑或是控制不住自己骂孩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喜欢快速解决自己的不舒服(心理困扰),缺少等待的能力。购买、游戏、教训孩子,都能帮助自己快速地从现实的乏力感,改变的艰辛感中短暂的解脱出来——虽然代价是更加长久的空虚和内耗。

简单说,这些人缺少延迟满足能力,就像很多读者常在我文章下面留言说:我不想看理论,只想要方法,这都是一类人,而且,这类人为数众多。

但很遗憾,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不过虽然说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我却还是要提供一些自我改变的方向,以供参考。

第一,接纳自我。

这一点在前文中有所论述,压抑、自我谴责,都毫无意义,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是改变的开始。虽然这句话听上去有点像鸡汤,但其实背后却有深刻的内涵。

出于自恋,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化自我的倾向,区别在于程度的轻重。延迟满足能力缺乏,也是自恋的表现——我期待世界按照我希望的方式和速度发展。一个人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越清晰,越能觉察自己的自恋(自我中心),而且,越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就越自恋。

接纳自我的基础,是自我认知。就像前文所述,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有真正的接纳。

第二,正向聚焦。

内耗越严重,越意味着自我谴责越深,但往往,报复性购物也会更盛。但如果把视角调转成正向,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比如,如前文所述,购物本身是满足自己内心需要的一种方式,虽然它不高级,但却有其意义和价值。换言之,钱并不是单纯的浪费(这是评判性思维),而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在我们身边,比如曾经自卑自己难看的姑娘,通过囤积化妆品,满足了自己变美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说,钱其实不算浪费——哪怕是买了没有使用。

再比如,除了关注自己又失控了之外,能否看到自己有时候能自我管理?能否看到自己有想要自我管理(自律)的愿望?能否看到自己为之做出过哪些努力?

只有当视野真正公平,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更趋近客观的评价。

第三,把目标变小。

内耗越严重的人,非黑即白的模式越明显,即希望自己一下子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换言之,不是浪费,就是自律,只有这两种模式。说到这,我想很多人已经明白了,给自己定的期待越高,目标越大——其实这也是自恋的表现,越难实现,越容易产生心理的无力感。

所有的改变,都必须是在比舒适区稍微高一点点的区域进行,所以,尝试把目标分解,由大目标改为小目标,是更利于我们改变的。

比如这个双十一,给自己定一个上限,这个上限不至于让自己不能接受,同时又在自己理性消费,即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一旦做到,就给自己点一个赞。

通过反复加强,会慢慢脱瘾。

第四,根本改变。

先从认知上修通,再逐渐拓展到潜意识的范围,这时候的自己,已经在成长道路上翻过了几座高山,自然,那时的自己,不需要再依靠购物的方式彰显自我价值,获得掌控感,相反,我们能在现实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比如自己的学习、事业、家庭、人际关系、内心成长方面获得了长足的滋养和满足感,自然就摒弃了低端的满足方式。

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迭代。

【写在最后】

今天看到一个颇具争议的微博,作者是一位时尚up主,她写道:“最近两年应该都不会买护肤品了,我妈每次进我房间都说我这些精华能当身体乳用了,不过我也很佩服那些护肤品用完才买的人,太有定力了吧?”,在下面配图一张,满满一桌子护肤品,标牌朝外,全是大牌。

从某种角度说,每个人都是一具行走的沙盘。穿着风格,化妆风格,喜爱的饰品,行为习惯…..都能暴露出ta内在的心理。对于都洞察力的人来说,心灵根本是裸体的。

所以,虽然嘴上说着不买,但晒出来的瓶子,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因为匮乏,所以需要展示。

其实这个话题延展开来,为什么很多人书看一半,化妆品用一半,亲密关系无法深入,只是停留在吃饭看电影等形式上….这背后是“关系”的话题。

万事万物背后都有心理。从这个角度说,深刻的认知自己,很难,但对改变自我来说,或许最有效。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心理学和写作的终生学习者与践行者。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打赏…

你的评论,可能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我为自己写作,而产生共鸣的读者,只是刚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