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心理学:看清一个人,就看他买什么,存什么,丢什么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通过整理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杂念。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西方称为“极简主义”,通俗一点就是放弃。

我们通过舍弃和重新选择,将自己从对人、事、物的执着中抽离出来,获得内在的自由。

佛法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是异出而同名,布施:放弃财物;持戒:放弃逃避和不良习惯;忍辱:放弃傲慢和敌意;精进:放弃懒惰;禅定:放弃担忧和执着;般若:获得智慧。

比如,在生活中,看清一个人的内心,就看他买什么、存什么、丢什么。

你周围是否有这样的人,手机上的淘宝APP无数次装了删、删了装,心理上特别期待在路上的包裹,尤其是收到快递后打开的一瞬间最为满足,只有不断地买买买,才能够维持这种虚幻的快感。

强迫性囤积症

这种类型的人喜欢不断地给家里添置新的东西,同时,又舍不得丢弃过去的物品,甚至因为家中堆积了太多没用的东西,走路空间都变得狭窄,无法正常生活。

心理学家表示:如果购物仅仅是爱好,通常对生活是没有太大影响的。但如果已经无法用理智控制购物的冲动,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便已经具有强迫症的症状。

心理学上称之为“强迫性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俗称“囤积癖”。

购物成瘾的人,大多数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没有安全感、生活压力过大,或者想要满足被人羡慕的虚荣心。

虽然过度购买物品,给他们生活造成极度不便,但是,这些人为什么还是不愿意“断舍离”呢?

詹姆士·兰格理论

美国先驱心理学家詹姆士最早对情绪提出系统的解释,他的观点是情绪并不是刺激引起的,而是由生理变化引起的。

哭、打、发抖、重复做某事都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他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Peripheral Change),也被称为“情绪外周说”。

这种理论认为,在储存的物品中隐藏着个体许多的强烈感情。

无论是不合身的衣服、老旧的电子产品、未听的碟片,甚至是玻璃罐、弹珠,都能够看出个体内心深处的感情。

他们往往对过去有着难以割舍的迷恋,固执的坚守回忆,认为这些事物是记忆中的一个见证。

向物品寻求安全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当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脱离母亲而存在的独立自我时,会逐渐找到一种代替母亲的“过渡对象”,让自己感到更安全。

事实上,我们所拥有的物品不仅仅可以替代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人,我们还会将这些物品看作是自己的延伸。

在某种意识上,我们的本质会渗透到我们所拥有的物品之中,当物品受到损害或丢失,我们会感到伤心或失落。

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尼克·尼夫曾说过,“这是我们进化结果的一部分。”他解释道,保存事物,尤其是保存那些难以获得的事物,从古至今都是关乎生存的重要任务。

毫无疑问,人类是复杂的社会性动物,我们对安全感的追求比其他生理需求还有强烈。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饱受不安全感的困扰。因此,从物质中寻求情感慰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办法。如:给自己的车取过名字、为自己的物品、动物赋予人格。

这类人试图通过将人的属性赋予物品来增强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

对重要物品的人格化,不仅仅是我们对亲密关系缺乏信心的一种表现,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从物品中看出人性。

英国心理学研究表明,部分人的个性便是如此,他们倾向于将物品看作人类,有些物品对他们来说就像亲人一样,其作用等于一个安全的港湾。

若是一个人经常买一些自己不常用的东西,并将这些物品保存起来,即使不用也不肯丢掉。

这类人可能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也可能是由于曾受过情感伤害。

但过度的储存物品,甚至影响到生活,就必须要正视内心,开始进行“断舍离”了。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