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开启临床实验,背后的吉利德公司能否“翻盘”?

过去一段时间里,新冠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针对疫情的特效药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2月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美国首例,也是世界首例成功使用瑞德西韦逆转新冠状病毒(2019-nCoV)肺部损伤的案例。这款尚未上市的新药,迅速获得了空前的关注。

瑞德西韦化学结构图

瑞德西韦为攻克新冠疫情增添了一份希望,在科技部、国家卫建委、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支持下,该药物已完成临床试验的注册审批工作,第一批病例入组工作也已就位。

2月4日,第一批2843盒瑞德西韦运抵北京;2月6日,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将接受用药,其实际效果备受人们期待。

瑞德西韦原本是2013年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发的一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很难真正推向市场。

不过,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前期的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均显示出对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最近发现有可能是治疗新冠状病毒的特效药。

受利好消息影响,瑞德西韦背后的吉利德公司股价创造了7个月以来的新高,这家药企也因此获得更多关注的目光。

与此同时,关于瑞德西韦的专利权“争端”也成为焦点话题。

2月4日晚间,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发布了一则研究进展,称其在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瑞德西韦和磷酸氯喹能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题,发表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上。(论文链接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282-0.pdf)

同时,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称,申请将瑞德西韦用于治疗病毒的使用专利,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瑞德西韦,他们在1月21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并将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

这一消息,随即在业界引发广泛讨论,部分人质疑武汉病毒所何以能够“为不是自己的药品”提交专利申请。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吉利德已经在中国对瑞德西韦申报了两项专利,一项为化学结构专利,一项为应用专利。应用专利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概括了抗冠状病毒的用途,而且还提到冠状病毒科聚合酶被抑制的技术特征。前者已经在中国获得许可,后者处于待审批状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武汉病毒所的行为是否构成违规?

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吉利德公司并未申请瑞德西韦药物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用途的专利,因此武汉病毒所并未侵犯其专利权。不过,由于专利审批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可能长达一年之久,能否最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还未可知。

倘若武汉病毒所能够获得专利权,那么在采购瑞德西韦之时,就有望在供应、价格方面得到保障,这可能也是其申请专利的原因之一。

关于为何1月21日武汉病毒所申报了专利,但并未先在病患身上使用的争议,其实也有相关法律约束,即一种新药要用到病人身上,首先要做细胞试验,然后才能做动物实验,最后才能用于临床试验,而彼时国内医疗机构还未开展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

据悉,吉利德科学的全球CEODaniel O’Day在2月5日的一场公司会议中也回应了这场旋涡中的“专利之争”。他表示,“吉利德不会卷入专利问题当中,我们会找到方法来帮助患者,当然我们也会以另外的办法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但是患者是第一位的,知识产权问题会在后续过程中逐步解决。”

目前,吉利德已与中国卫生部门达成协议,支持对新冠肺炎感染者开展两项临床试验,一项是评估针对“已住院但未表现出显著临床症状的患者”的疗效,一项是评估针对“出现较严重临床症状患者”的疗效。

根据协议内容,吉利德将无偿提供研究所需的药物,考虑到当前的严峻情势,其表示正在加快生产进度,增加供应。

公开资料显示,吉利德成立于1987年6月,选择的方向即是抗病毒领域,创始人Michael L Riordan年轻时就读华盛顿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在哈佛大学拿到MBA学位,并做过一段时间的风险投资,这一经验让吉利德有了研发前的几笔风险投资。

制药行业一向投入周期长、收益见效慢,公司成立最初的八年间,吉利德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主要收入来自项目合作。1990年,吉利德拿到了和葛兰素史克合作研发反义药物的合同,合作收入也仅490万美元。

1992年1月底,吉利德上市发行股票,并成功募集到资金8625万美元,大大缓解了财务压力。到1995年,吉利德手中已积累1.67亿美元的资产,持有现金、货币等价物和短期投资达1.56亿美元,虽然和巨头辉瑞、葛兰素史克无法相比,但命运的天平已开始向这家年轻的药企倾斜。

1995年10月,吉利德第一个新药西多福韦(Vistide)申请上市,1996年6月获得FDA批准,当年的营收就达到2494万美元,其中该款新药的销售额达到848万美元。遗憾的是,虽然Vistide研发投入达9339万美元,但年销售额从来都没有超过1000万美元,该产品在吉利德2002年以后的年报中就销声匿迹了。

西多福韦的失利并未给吉利德带来多少影响,反而帮助吉利德依靠新药上市之名募集到近2.5亿美元,为其日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公司逐渐壮大,吉利德抛弃了研究多年的反义治疗,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病毒药物研发当中。彼时,艾滋病作为医药界亟待攻克的新兴领域,也进入吉利德视线当中,并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加紧研发以攻占市场。

2001年,吉利德推出首款抗艾滋病药物替诺韦福(Viread),旋即成为“超级印钞机”,2002年收入达到2.3亿美元。同一年,吉利德以4.64亿美元收购Triangle制药,通过该项收购,吉利德的抗病毒管线得到很大的加强,获得的恩曲他滨,也成为公司之后十年的财源之一。

此后,在投资领域获利颇丰的吉利德,开启了“剁手”模式,先后收购不少医药公司以拿下其在研新药,尤其是2011年以110亿美元对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生产商Pharmasset的收购,让它一跃成为制药巨头。

据悉,在吉利德收购Pharmasset之时,后者正在开发口服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索非布韦(Solvadi),不过一直处于亏损之中。2013年12月该款新药上市,相比当时的HCV疗法,索非布韦首次摆脱了干扰素的限制,将治愈率从50%提高到80%,治疗周期也缩短了一半,由此丙肝治疗市场迅速被引爆。

索非布韦的成功,让吉利德赚得盆满钵满,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当年即收回了收购成本。2014年,吉利德凭借索非布韦和丙肝鸡尾酒Harvoni(索非布韦/雷迪帕韦,俗称吉二代)获得179.75亿美元的处方药销量,一跃成为全球十大药企之一。

同时,借鉴多年HIV的市场经验,吉利德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相继推出了Harvoni、Epclusa和Vosevi,将丙肝的治愈率全面提高到90%以上,成为丙肝治疗领域无可撼动的医药巨头。

不过,正所谓福祸相依,随着近年来丙肝市场增速放缓,再加上仿制药冲击,吉利德的销售每况日下,不仅在2017年掉出Top10榜单,其一向“狠准稳”的投资也有可能栽在Kite身上。

2017年,吉利德斥资119亿美元并购T细胞疗法(CAR-T产品)最领先的企业之一Kite Pharma,在肿瘤领域进行一把豪赌。不过,Kite在高价收购后却产出有限,其拥有的抗癌药物Yescarta,2019年上半年收入仅为2.64亿美元,而此前预测的最高销售额为20亿美元,由此被LeerinkPartners分析师列为过去10年最糟糕的交易之一。

此外,2019年吉利德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在三期临床宣告失败,业绩连续不及预期,再加上受此影响遭遇裁员危机以及股价下跌,这家曾跻身全球Top10药企俱乐部的巨头风光不再。

如今,吉利德旗下药物瑞德西韦被中国市场报以不少期待,倘若被验证疗效,或将为这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公司带来一丝转机。(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柳牧宗)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