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把孩子天马行空的幻想当回事
冯琦生活照
本报记者朱梦婷
今年九月初,一款售价不菲的日本书包在家长中传得异常沸腾,这款书包能抗地震、能防撞击,还能当救生圈。可在这之前的今年暑假,新区实验小学有个小学生也设计出了一款安全救生背包,相比之下,设计概念一点儿不输给国外。
把氦气气囊设计进书包里 小学生捧回国家专利
冯琦是新区实验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今年暑假参加集训时,她便想着改造出一款可以给同学们“减重”的安全书包,“当时做了一道题,让我们找出生活中一件东西的不足,然后改进它,我就想到了书包。”
“我当时想,如果书包里装上比空气轻的气体,应该可以实现减重,于是就上网查到了氢气和氦气这两种物质。”冯琦告诉记者,在了解到氢气可能引发爆炸后,她选择了氦气。“既然氦气足够轻,那它就可以实现落水后的救生功能,既然要达到救生效果,为什么不干脆再设计一个求救气囊呢?”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在一步步的头脑风暴中,完善成了一个新奇的创意。“我现在设计的安全救生书包上设计有一个按钮,当学生迷路时,按下按钮,便会弹出一个独立的装满氦气的气囊并像气球一样漂在空中,气囊上有荧光的‘SOS’字样,学生就可以用它来求救。”
今年8月时,冯琦在老师的指导下提交了专利申请,经过三个月的公示期,最近这个小学生正式捧回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
爱捉虫爱捣鼓 小科学家有颗“闹腾”的心
说起冯琦的这次科学成果,班主任黄欣萍依然觉得意外,“她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女生。”黄老师从冯琦三年级时开始接手这个班级,在她的印象中,冯琦做作业速度慢,还时常不能按时完成小考,因为这个,黄老师没少和冯琦的家长交流。
“这个学生特别努力,做事也细致,后来每年也都能评上三好学生。”黄老师回忆,冯琦进行专利申请时提交了一篇文章来描述她设计的安全救生书包,“表达非常清晰,内容也不全是天马行空,而是超前一步的真实创意。”
在校园里,记者见到了冯琦。这个瘦小的姑娘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声音弱弱的,可一提到自己的科学发明,便打开了话匣子。冯琦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捉虫子,在家里时还尝试过类似把洗衣粉和其他东西掺在一起看看有什么反应。在捧回这次专利前,她还拿回过江苏省青少年普及机器人大赛二等奖,苏州市3D虚拟机器人竞赛一等奖。这“闹腾”程度,可一点儿不输男孩子。
冯琦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的愿望就是当科学家,“因为可以帮助别人。”
给孩子的好奇心多点鼓励 也许金点子就能变成现实
周红惠是冯琦的科技老师,也是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你说这个安全救生书包的设计难吗?不难。关键是她能抓住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地去实现它,并不断丰富它。”在周老师眼里,冯琦的这个创意设计并不复杂,甚至没有特别困难的技术难度,但他也同时承认,一个小学生能拥有这样一个国家级的专利,还是非常不容易。
“其实创意就在一念之间,我以前带过一个小学生,因为一个人洗澡时擦不到背,设计了一款擦背的毛巾,这个小小的毛巾就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周老师是学校科技社团的指导老师,全校3000多名学生中,有600多名学生都去他的科技社团上过课,每年学校的科技周,他还会向全校学生征集“金点子”,寻找学生们闪光的科技想法。
“不是说一定要在科技方面有所成就,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周老师建议家长们,与其用成人的角度看待孩子们“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如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责编:丁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