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鳌拜家写成“鳌府”,错的是“鳌”还是“府”?
因为这个挂匾,张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记》又被嘲上热搜。
在11月16日更新的第3集中,鳌拜家门口的挂匾把网友看笑了:鳌拜不是姓瓜尔佳吗?该叫“瓜尔佳府”吧。
而实际上,按照挂匾的用途和清朝的宗室爵位体系,“鳌”和“府”都有不妥之处。一个戏说剧的挂匾,引发了一场历史迷之间的热烈讨论。
翻拍自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影视剧众多,张一山这版算是口碑全面崩坏的首例,一开播,韦小宝演技浮夸似“猴戏”就引发了巨大争议,随后,网友更是发现了新的槽点。
在16日更新的第3集中,韦小宝帮助康熙擒拿鳌拜后,奉康熙旨意和索额图去抄鳌拜的家,鳌拜宅邸门口的一幕,立即被网友指出:匾用错了姓。
的确,作为满洲镶黄旗人,鳌拜(约1610年—1669年,满语:Oboi)所属的瓜尔佳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那是不是该叫“瓜尔佳府”呢?
这恐怕,跟“鳌府”半斤八两……
毕竟清代有个“称名不举姓”的习惯,这在清代中后期吴振棫(1792-1870)所著史料笔记《养吉斋丛录》中有明确记载。
“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满语,或用汉文;用汉文,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以其与满语混也。”
在鳌拜所处的时期,当时人称呼其为“鳌大人”“鳌少保”也是合理的。
但以名指姓并不是给“鳌”字正名,新版《鹿鼎记》还忽略了宅邸正门挂匾的用途。
清朝官员宅邸正门的挂匾,一般属于夸耀门庭的性质,并不是充当指示功能,不是当作门牌号给你指路的。因此鳌拜宅邸的前缀应为“太师”或者“中堂”更恰当。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就像清朝中期权臣和珅1776年始建的豪华宅邸,他的私邸不仅没用姓氏“钮祜禄”,也没用其官职封号。
虽然当时和珅已经位居军机大臣,兼任内务府总管,他的家还是被称为“和第”。
这样一来,就要掰扯下匾的后缀了,人家和珅才用“第”,鳌拜能用“府”?
清朝对高官宅邸的建筑制度有严格的规定,按照爵位和官阶的高低,宅邸分为“府”“第”“宅”等。
“府”指王宫府邸,只有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主、一等辅国公的爵位的人的宅邸,才能称为“府”;公侯以下,三品以上的官员的宅邸,称为“第”;一般士大夫的宅邸只能称为“宅”。
鳌拜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军功赫赫,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清军入关后,鳌拜被顺治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临终前,委托鳌拜为辅政四大臣之一,康熙亲政后加太师衔。
但这些功绩和官位,也不足以让鳌拜生前的宅邸挂匾上出现“府”字,所以,用“第”更合适。
鳌拜死后,雍正恢复其一等公爵,并加封“超武”,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冯其利就在其书《寻访京城清王府中》提到,《宸垣识略》明确记载,鳌拜后裔宅邸名为“一等超武公第”。
因此,“府”字存在不妥。
但有网友觉得,就是本架空历史的小说,谁把《鹿鼎记》当历史正剧看啊。
要是深究起来,金庸原著中其实也有不少漏洞。
比如,第五回中,雍正时期才被加封的“超武”穿越到了康熙时期;
抄家时虽未提挂匾,但也直接称呼鳌拜家为“鳌拜府”。
而在以前的影视剧中,“鳌府”更是层出不穷。
颇受好评的1992年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挂的是“鳌府”;
1998年陈小春版《鹿鼎记》,挂的也是鳌府;
2017年的古装言情剧《龙珠传奇之无间道》,还因为挂了“鳌府”被媒体点名批评。
其他戏说历史的影视剧也难逃纰漏,《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家就是“和府”而非“和第”。
所以,“鳌府”不是新版《鹿鼎记》的“原创”。
不过,这次关于“鳌府”的讨论也算有了意外收获,不少观众就表示,从开始的“瓜尔佳”到后来“府”字的探讨,感觉上了一堂历史课。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