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强迫症康复者丁念莹的自述文章(上)集。
念莹生于70年代,跟我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上集里,她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其家族背景、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方式、性格特征,让我们能初步意识到其罹患强迫症的潜在的心理社会因素。
初一时,念莹出现了余光强迫症,在课堂上总是忍不住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容易分神。由于她对自己的学习表现非常苛刻,所以这个症状令她非常困惑。
高一,她因一场大病在家休学,又因学习全脑记忆而罹患图像记忆强迫症。她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和逻辑能力大幅度下降,性格也变得寡言木讷。
这两种强迫症状一直煎熬着她,再加上紧张的学习压力,念莹出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继发了抑郁症状。但在那个时代,她和家人对精神心理障碍几乎毫无知识储备。她不知道自己患病了,更不懂得合适地求助,只觉得“自己不对劲”“和别人不一样”,为此感到羞耻,小心地藏着这个秘密。
承受着空前的压力,念莹高考失利了,远远没有达到老师、家人和她自己的期待值。
上了大学后,比高中稍微宽松的学习氛围并没有令念莹的症状有太大缓解。而且,病症对她择偶、择业都产生了一连串直接的影响。
好在,康复的转机骤然出现在结婚生育后。到底是什么特殊的因素和事件,令念莹奇迹般地自愈?回头看23年的病症,她有哪些感慨和个人心得?今天,我们听她揭开谜底。
——何日辉
(以下是本公众号读者、强迫症康复者丁念莹的自述文章下集)
03、35岁强迫症自愈
高考落选北大成为我整个家族的遗憾。于是大学的第一天,我又扛起了新的重任—考研究生,考北大或复旦的研究生。无奈我被强迫记忆和余光恐惧同时纠缠着,陷入了越努力越绝望的怪圈。
每当拿起书本,脑中的图像就跳出来和我作对。如果是在图书馆或自修教室,我又要注意某个人,今天是两点钟方向的红衣女,明天是十点钟方向的绿衣男。学习效率谈不上,最多就是用了智力的30%吧,其余全消耗在与这两个强迫症的争斗中了。
影响最大的还不是学习成绩,是性格。我感觉不到快乐,那种源自内心的快乐,而是像个机器人一样执行指令,上课,写作业,复习功课,再上课,再写作业,再复习,循环往复。
偶尔与舍友出去跳个舞,也觉得仅仅是社交需要,而非内心渴望与外界联结。因为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我整个人看起来严肃又拘谨,别人对我敬而远之。虽然我和同学友好相处,却很难交到知心朋友,这种状态一直延续至今。
大四时我考过一次研,毫无悬念地没有考上。其实到大三时我就已经精疲力竭,越努力越绝望,我很清楚自己读书的力气已经被耗尽了。之所以考研不过是给父母家人一个交代而已。
因为不喜欢做老师,我大学毕业就在外企找了一份工作。九十年代中期,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工作内容轻松,无需每日学习,这使我从强迫记忆的魔爪下暂时逃脱,暂时得以喘息。
唯一还在纠缠的就是余光恐惧症了。虽然外企都是格子间,可我怎么着都能用余光看到别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以为这辈子要带着两种强迫症进棺材了。没想到,生完孩子以后竟然出现了转机。
我属于早婚,大学毕业就领证结婚了。可是8年后才生了孩子。也许是我自己的青春期过得艰难,我深感做孩子不易,因而潜意识里很害怕生孩子。
可我又是个传统的70后,抗不住两边家长疯狂催娃,结婚4年后开始备孕。没想到我求子艰难,接下来的四年里,我遭遇了两次胎停育,终于在32岁那年生下了女儿。
备孕4年,我是医院的常客。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向来紧张。为了挂一个专家号,我要凌晨4点起床去医院门口排队,等候看诊要排队,做一个检查要排队,做第二个检查再要排队,拿到检查报告后等医生读报告还要排队。等到看完病取完药,已经到下午4、5点了。一整天的时间全部耗在医院,那一天我无暇分身上班。
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不做事就会耽误其他人的工作进度。偶尔一次别人可以谅解,次数多了抱怨声渐渐大起来。看病与上班不可兼得,无奈之下我只能辞职。
辞职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工作时依然饱受余光恐惧症的骚扰。上班如受刑,工作上毫无建树,性格依然拘谨放不开。我对自己的职场表现感到羞耻,备孕让我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逃避职场。然而凡事都有代价,我主动断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我的婚姻埋下了地雷,这是后话。
孩子出生后,带孩子主要以我为主,公公婆婆在旁边帮忙。有孩子以后,我的心态似乎变了,仿佛身体里有一部分苏醒了过来。
以前我是能将就则将就,常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迁就别人。如今事关孩子却不肯退让,因此与婆婆多有冲突。婆婆是个自信能干的女人,她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了大学生。虽然婆婆和我都是善良讲理的人,但是冲突来临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都会陷入情绪。
这时候丈夫如何应对就很关键。“会做的两头瞒,不会做的两头传”,不幸我丈夫就是那个“两头传”的笨蛋。他会把我的抱怨原原本本地告诉婆婆,又把婆婆的哭诉一字不差的告诉我。他的出发点是:我让你们知道对方的想法呀。
可实际上对方怎么想不重要,两边都是为孩子好,没有原则性的冲突,他作为中间人该做的是怎么安抚情绪。然而他的做法却是火上浇油,让矛盾越演越烈。解决不了矛盾,他首先是指责我:“你以前一直都很懂事的,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 然后是逃避,常常一言不发就出门,到半夜才回来。
在那个阶段,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非常非常孤独。生活中我不喜欢向别人倾诉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烦心事,谁喜欢做别人的情绪垃圾桶呢?我便经常去一些情感论坛发帖子,写自己的事情,在陌生的网络里我觉得比较自在。写出来了,情绪就好了很多,似乎真把心中的垃圾倒出来了。
我以前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迁就别人,一旦改变就让丈夫无法接受。说到底这事我也有责任。如果我从一开始凡事都有自己的底线,别人在与我相处时就会调整心理预期。所以,是我自己教会了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后来我的亲戚来帮忙带孩子,公公婆婆正好有事回了老家。我和他们原本就没有大是大非的冲突,大家不住一起后,彼此的心结都打开了。现在我和公公婆婆相处得很好,他们也真心疼爱孙女。对女儿来说,能够多一份祖父母的疼爱,便又多了一份幸福。
我把孩子带到2岁时,是时候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之路了。34岁的女人能做什么呢?我的本科专业没有什么竞争力,也没有信心能够教课做个好老师。
被强迫症纠缠了20余年,在学业和工作之路上屡战屡败,我的自信早已被摧毁殆尽,精神上越来越依赖丈夫,凡事不问问他的意见总觉得不踏实。
我丈夫给出的意见是:我的语言能力较强,让我考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去一个三流大学做二外老师,这样的工作压力不大,平时无需坐班,还有寒暑两个假,工作带娃两不误。
这个意见不坏,能让我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能兼顾职业与家庭。我听话地去执行了。白天我去附近的图书馆看书,晚上仍然由我照看孩子。
如果我当年考上了,也许现在的我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却无法摆脱两种强迫症的纠缠。事实上我没有考上,上帝却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我每天去图书馆看书,教室里人很多。看书的过程中,我依然被脑中的图像和眼底的余恐夹击。可是我的心态却和以往大不相同。有了孩子,优先排在我心头的事情是:今天孩子有没有睡午觉?有没有好好吃辅食?天气凉了该给她买厚衣服了……
即使我眼睛又看别人了,脑子里又打架了,我也只是笑笑,不再像以往那么自责,不再焦虑。我就当自己停下喝了一口水,上了一次厕所。短暂分神之后,又重新拿起书本。
考研的成绩让我很无奈。专业课全部通过,可是政治没有过线,被一票否决。丈夫希望我再考一年,我没有听他的。因为我从心底惧怕读书考试,假如考上了,我要和年轻的小弟小妹一起再读3年书,又要被两种强迫症苦苦纠缠三年。
那时候,我母亲已经去世。我眼睁睁看着她被癌痛折磨得形销骨立,眼睁睁看着她在我面前咽下最后一口气,亲手将她送进了火化炉,亲手将她的骨灰安放。这样的直面生死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母亲是我最亲的人,她一生多舛。她要强,事事要做到最好,唯恐考虑不周落人口实。她的葬礼上来了很多人,人人都说她的好,可是有什么用呢?人死了,什么都没了。母亲才54岁,她应该活得更久啊。
母亲对我教育曾经如同无形的绳索一般。母亲去世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上进。也许正因为精神上的绳索松了,我才有可能挣脱20多年来捆在身上的束缚,有力量站了起来。
另一方面,我丈夫对我的影响不小。他从反面证明了母亲有些观念是错的。比如是否说话得罪人就是一件莫大的罪过?是否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我丈夫以他的方式证明了,不会。这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人可以这样无拘无束地活着,得罪了人是能够补救的,吵过架的人也是可以成为好朋友的。
我如今的性格有一部分是丈夫塑造的,或者说他无意之中帮我释放了部分天性。比如说话,我现在开口前不再思来想去,表达比之前顺畅了很多。不过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了,如今在我身上父亲的色彩越来越重,说话直来直去,不加修饰,不知不觉中或会得罪人。
我母亲一直耳提面命让我不要学父亲,我也用了很多年避免像他,但是我现在似乎就是父亲的翻版。假如母亲还在世,我会不会还和以前一样?也许吧。
母亲若健在,一定会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一碗汤距离” 是她生病之前对于未来最美好的设想。那我会一直生活在她的教诲之中,为人处世一直也会受她的影响。
考研结束后我继续在家带娃。当时,我的自我评价很低,内心不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像样的工作,就算找到了也怕自己做不好。我让老公帮忙介绍工作,他却不积极,告诉我把孩子带好就行。我信了他的话,事后证明这很愚蠢。
我有了时间,便在家教女儿背唐诗。小孩子记忆力强,很快就掏空了我那点唐诗的存货。于是我便每天趁她睡觉时自己先背一首新的,第二天再教她背。
唐诗宋词承载了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初中时我有幸遇到了一位才华卓然的语文老师。他的身世和我母亲一样,当年也因为出身问题被发配到乡下务农,在乡下结婚生子。
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这么说的话,我的这位语文老师有一水库的水。他每天会在黑板上留下一首诗或者一阙词让我们鉴赏。我们班上很多人因此迷上了古典诗词。
有时候,他讲课兴之所至会抛开课本,和我们对对子,或者写一个词牌名让我们填词。中国古典的文字之美无与伦比,所以多年后,我带着女儿背唐诗的时候也是怀着这等心愿,希望领她早早进入这美的境界。
教女儿背了一段时间唐诗后,我突然发现,很久都没有被脑中的图像骚扰过了。我的记忆模式恢复了出厂设置,又可以自如地记忆东西了。我犹自不敢相信,又找来英文的文章背诵,再一次证实了我的判断。
那一天我35岁,距离我15岁被强迫记忆症缠上,整整过去了20年。
又过了5年,40岁的时候,我终于在老公朋友的介绍下,去了一家企业做文员。当时的办公室十分破旧,办公桌的摆放方式如同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四人团座式。两张办公桌面对面,左右再放两张。四个人口字型对坐。
我的对桌和右桌都是大嗓门,我常常要戴上耳机,才能不被他们的大嗓门震得耳膜生疼。就是这样,我的余光恐惧症一天也没有犯过。
从12岁余光恐惧症发病,到40岁重新上岗,时间过去了28年。
也许35岁那年,余恐就和强迫记忆一起消失了。只不过当年不在上班,没有验证。
我什么都没有做,它们却自动消失。
也许是考研复习的时候,我对待它们的心态变了。不再对抗,不再焦虑,而是坦然接受。虽然当时我仍然被强迫记忆和余光恐惧的症状骚扰,但心态不一样。所以我没有像以往那样陷入焦虑绝望的情绪里去,相反能够原谅自己;一次一次犯病,又一次一次地原谅自己。
这算不算无意中实施的行为疗法?很多强迫症患者一边重复强迫行为,一边又痛恨自己的行为,如果有一个理由引导他们原谅自己,会不会有所帮助?
又也许是母亲去世让我感悟至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给自己的精神松绑,让精神上的绳索化于无形。
东方人说无为而治,西方人说臣服,意思殊途同归,都是说要接受当下的状态,不要做无谓的对抗。
如今,大中小学生自杀的信息层出不穷。我曾经走过和他们一样的路,感同身受,所以我猜到,大致是哪些原因导致了他们精神的毁灭(也许不完全正确,可能不符合每一个人):
他们家境不错,吃穿不愁,不用考虑生存问题——如此也少了一个能够分流学习压力的出口;
他们多数是家中独子/独女,没有手足吵闹争宠——如此又少了一个能够分流学习压力的出口;
他们的家长自身就很焦虑,对于孩子读书不好的后果,他们会想象得很严重,可他们又无法想象,未来生活的最低处是什么样子。这种不可量化的焦虑又反过来投射到孩子心里。
孩子的经历见识有限,他们的心中又将焦虑无限扩大,最终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自然界的巨灾破坏力惊人,心理上的巨灾同样也是。
04、23年强迫症的影响
我40多岁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自己,那就是“路瑟”,loser,也就是失败者;事业、家庭都是。
事业上,我全职工作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年。做的都是入门级的工作,拿最底层工资。
从12岁到35岁,是人生打地基的时候。读书天分高的,读个好大学,再往上深造。确定了专业和研究方向之后,在这个领域深耕,慢慢展现才华,慢慢收获人脉。35岁以后开始开花结果,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这个社会获得一席之地。
读书天分差一些的,读个普通大学,毕业后按部就班,上班,结婚,生子。只要不折腾,安心守着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干到35岁,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熟手,精通业务又有些人脉,自然也能在社会立足。
我接触的人有限,多数是白领。所以观察的人多数也是白领。我接触过一些中学毕业就出来打工的人,他们当中有活得好的,也有活得差的,跟性格禀赋都有关系,因为了解不深所以不好评论。
总之,从12岁到35岁,别人在深筑地基的时候,我却终日在和两种强迫症缠斗,不仅没有习得一技之长,而且在漫长的纠缠中耗尽了自信。没有自信的我,没有主见,没有勇气,没有乐趣。我的丈夫评价我是个无趣的人,也许工作中跟我打过交道的人也有同感吧,只不过别人没有说出口而已。
我被强迫记忆症干扰,变得思维僵化,不知变通。木讷寡言,缺乏生气。无论做人做事,我均是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逾矩。别人评价我是个好人,也仅仅是个无用的好人而已。
家庭上,如今我和丈夫分居,他出轨多年,我却没有勇气离婚,哪怕手里有钱也不敢。
我大三时和丈夫相识,当时他也还是个学生。他是个思维敏捷,幽默风趣的人,一直都受女人欢迎,过去是,现在依然还是。我爱上他,可能也是因为他的身上有我失去的自己。
还有一点,他跟我的父亲非常像,他也是一个口无遮拦的人。可他的人际关系却比我父亲好了太多,说他左右逢源都不为过。同样因为开口得罪人,如果对方反击,我父亲和我丈夫的反应截然不同。
我父亲会觉得对方冒犯他,会觉得自尊受伤,他就会更加强硬地维护自己并和对方死磕到底。而我丈夫心很大,对方的反击不会让他情绪波动,当他意识到是自己之前得罪了别人时,他会用幽默化解敌意,会自嘲自贬,直到对方消气。
也许这跟丈夫儿时的经历有关?他是大家族的长房长孙,从小被全家甚至全村人团宠,他身上有一股迷之自信。他小时候做过一些很出格的事情,比如说为了得到一包饼干可以躺在村口的泥路上连哭几个小时,直至达到目的。在我这个从小被严格约束长大的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谈恋爱的时候,丈夫因为觉得我无趣与我分过两次手。但是后来又回来求复合,因为觉得我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最合适做老婆。以我现在一个中年人的阅历来看,这样的人应该果断拒绝。
所谓合适做老婆,翻译过来就是好控制,这里面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可是我当时整个人非常自卑,被强迫症消耗了多年,学业屡屡受挫。面对他这样一个开朗自信无拘无束的人,我实在没有什么抵抗力。每次被分手都很难过,可每次他来复合也没有勇气说“不”,因为害怕如果拒绝了他,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初恋+校园恋”的婚姻听起来很美,其实失败的比例很高。因为当你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是谁。只有进入社会历练过了,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时候才能辨别什么样的人是适合自己的,或者说,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
我并不适合我丈夫。有两类女人适合他。一种是特别强,在专业能力或社交能量方面可以秒杀他,让他心生仰慕之心的女人。另一种就是把自己放得特别低,发自内心地崇拜他,事事以他为重的小女人。
前一种我受限于自身的能力做不到。后一种,外婆和母亲都是女汉子,家中万事女人做主。到了我这里,我徒有女强的外表,却没有内在,遇到需要决断的事情,我先要和丈夫争辩一番,最终还得听他的。
真正情商高的女人却正好相反,表面上事事听丈夫的,其实却在不动声色之中把男人带入自己的思路,最后男人还觉得是自己的主意。这样的高手我有幸在女儿同学的家长中见过一个。她漂亮娇嗲像只小猫,最擅长的功夫是磨,不急不躁,最后总能让丈夫改变主意。温柔如水说的就是她了,世间万物,水才是最有韧性的。
压倒我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被迫打掉的二胎孩子。女儿3岁时,我意外怀孕。因为头胎得来不易,我很珍惜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加上经历了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哺乳期的家庭矛盾,我心中的孤独感挥之不去,想到女儿将来可能也要经历这样的事情,我就渴望给她添一个手足。
可那时候,我丈夫还在体制内,我的想法遭到了丈夫公婆和我父亲的强烈反对,唯一支持我的竟然是我的继母。拖到四个月,我还是去医院做了引产。护士让我看了打下的胎儿,又让我签了一份火葬同意书,就用一根火钳把孩子夹走了。
大概是这个场景刺激了我。从那时起我陷入了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包括夫妻之事。每天除了照顾女儿,我只想一个人躺在床上。有时候理智逼迫我起床陪女儿,有时候又会莫名对着女儿发火,发过火后忍不住内疚自责。
而且我丈夫是个对情感要求很高的人。父母的婚姻对我影响不小。我对婚姻和对丈夫的期望都不高,因为知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我不想自己像母亲那样一辈子生活在失意之中,所以,在和丈夫相处时,我也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做,很少对他提要求。
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我和丈夫的关系仿佛是我父母关系的翻版,只不过角色调换了过来。我丈夫他希望我对他撒娇,对他发嗲,跟他提要求,向他要首饰包包。可我真是做不来,也学不会。
小的时候如果说话时嗲声嗲气,会被外婆罚站墙角,因为那不是一个好人家姑娘该有的样子。首饰包包嘛,我们认识的时候他是个穷学生,家境不如我,开始时不忍心开口让他花钱,再以后不开口就成了习惯。
又或者遗传的力量太强大,我在这方面完全拷贝了父亲的基因,不解风情。所以丈夫评价我无趣。后来他出轨,大冬天开车去给那女人送早点,乐此不疲。这又属于马斯洛理论的哪一层呢?
当他在事业上越来越有成就之后,他渴望激情,渴望棋逢对手,渴望有人来和他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弥补青春年少时的遗憾。曾经他就觉得我无趣,如今的我对他而言更是一文不名。
他在外面遇到了自己想要的女人,爱得如痴如醉,说这才是他的初恋。只不过几年过去,那个单身女日日恨嫁,打电话发短信骚扰我,去我家堵门,威胁去他公司闹事,甚至威胁对我女儿下手。
我选择了沉默到底。如果我要报复,除非我有强大的帮手,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把事情办得利索漂亮。否则如果只是诉诸暴力,结果就是玉石俱焚,或者招来疯狂反扑。投鼠忌器,我还有女儿要保护,这是我的软肋。
那个单身女,如今查明也不是什么良家女子。二十不到就做了有钱老头的二奶,在房价不高的时候骗得远郊公寓一套,后来被金主甩了。从此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遇到我老公时已经年近三十。难得碰到这是个真心谈恋爱的,自然要使出毕生所学去逢迎。可笑我老公还把她当成一朵白莲花。
这样的女人,我不知她的底线在何处。为防万一,我把孩子送到了国外,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无虞。
半年后,我和老公签了财产分割协议,也到了国外陪伴女儿。虽然夫妻情分早已消磨殆尽,可是依然没有离婚。
一是因为离婚可能对老公的事业有负面影响;二来其实我心里很害怕离婚。两年前我父亲也去世了,我是独生女,父母离世后,我在这个世上只有孩子这一个亲人了。
老公毕竟是我从年轻时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人,我对他还有心理上的依赖,尽管清楚他不爱我了,也不关心我了。可我觉得只要他还在婚姻里,他就还是我的亲人。一旦离婚了,他就会彻底走出我的生活。我不敢想像这样的局面。
回到强迫症对婚姻的影响,总结起来就是,强迫症改变了我的性格,在婚姻中无法与老公互动,让他心生疲倦后出轨。
如果当年我也找一个无趣的男人结婚,两个无趣的凑在一起,谁也不嫌弃谁,没准可以相敬如宾地过安稳日子,白头偕老。世上的夫妻多半是这样的组合。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原本就是稀罕物种。
05、我对女儿的家庭教育
我自小和父亲不亲近,母亲把她的感情都倾注到我身上,这份爱让我感到窒息。长大后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和女儿拉开距离。
女儿小时候我揽了一些翻译的活在家做,让她自己在旁边看书画画。再大一点时,我帮助朋友的公司处理事务。这份工作占据了我很多时间与精力,那段时间我对女儿的照顾仅限于每日接送幼儿园和吃饭、洗澡。忙起来的时候,甚至把她放在同学家里帮忙照看。
可是不知为何,女儿还是粘我。也许是因为我每天在她身边,也许是爸爸在家的时候太少,又或许是我跟她爸爸关系冷淡,连带着爸爸对她也有些冷淡。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便有意识地让丈夫多陪伴女儿,拉着他带女儿去逛动物园、周边游,并希望他在应酬之余能一周一次回家吃饭,陪陪孩子。可是结果并不如意。也许是我们之间关系冷淡,也许他在外面放纵已经难以收心,他似乎并不在意陪伴孩子,偶尔在家,也是戴着耳机看片子,不愿意与孩子互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儿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孩子和她不亲,跟我抱怨。我说:“孩子已经长大了,小时候的方法不管用。不如你带她去商场买东西吧,那些我平时不愿意给她买的花哨文具,你们悄悄买好不要告诉我,这是你们之间的小秘密。”
他买过两次后又没了下文。他对女儿似乎没有很强烈的爱意,否则以他的聪明,职场上的对手都能够收服,又怎么想不出笼络女儿的办法?
更气人的是,他转身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外面的女人。那女人发短信骂我,说我没本事只会让丈夫收买孩子。可笑,我的一番苦心变成了别人攻击我的子弹,还是我丈夫亲手递给她的子弹。
女儿上初二时,那个小三已经闹腾得很不堪了。我决定送女儿出国。
大概是觉得女儿这一去离他更远了,我丈夫一反过去的态度,有意要和女儿亲近。但他亲近的方式仿佛还停留在女儿3岁,有空就去抱她。他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是青春期了,已经有了性别意识,所以每次他都被女儿烦躁地推开。我提醒过他几次,他反而怀疑我在背后离间他和女儿的关系。
其实,家长和孩子做朋友也不难,和社交场上一样,要花心思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喜好,投其所好。
我有个同事长期驻外,家中也有个青春期的女儿。他为了能和女儿有共同语言,把女儿看过的每一部动漫都看了一遍,女儿玩的每一个游戏都玩了一遍,得空时和女儿联机打游戏,故意输给她当大笨蛋。
他女儿说的那些00后黑话,他也接得上。好几次我们开会的间隙都看到他在微信上和女儿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得空了还招呼边上的90后小朋友:“ 快给我发点表情啊,我跟女儿斗表情顶不住了!”
现在,我女儿在国外读书,丈夫经常发大金额的红包给她,也许这是他表达爱意的方式了。我一直提醒女儿在我们3个人的家庭群里发照片,发学校活动的视频,经常提醒她和父亲多互动。
但是孩子大了,我若是说的太多反而刻意,会招致她的反感。也许等她步入社会需要更多社会资源支持的时候,父亲的支持能够让她重新接纳他,到那时就是成年人与成年人的互动了。
而在对于女儿的学业教育方面,我和丈夫也很难达成一致。我从小被外婆、母亲严厉管教,深知个中苦楚。所以女儿初中以前,我一直在试图摸索一条不同于自己的教育模式。
女儿上学之前,我对她未来的设想是,在公立学校一路读下去,上一个普通大学,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结婚生子,住在和我们 “ 一碗汤距离” 的地方,安安稳稳过日子。绝大部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如此吧。
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这个目标其实不高,因为做父母的已经积累了一些社会资源可以为她铺路。正因为目标不高,所以我没有让女儿从起跑线上就加入竞争。
幼升小,我给她选了离家不远的公立小学,是个以快乐教育著称的学校。女儿有幸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每天的家庭作业不多,但是却有大量阅读的任务,每天要汇报阅读的书目名称,科普的历史的都要涉及,这是为了防止小朋友只看儿童文学。
班主任的理念我非常认同,孩子小时候要注重知识的宽度,为了多考几分反复刷题训练,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期中、期末考试之后,班主任也会根据总分排名次,但是从不公布,家长想看的私下去看。我一次都没有去看过,毛估估女儿应该在中等偏上的位置,我对她的期待也就是做个中等生而已。做尖子生的滋味我尝够了,希望孩子不要走我的老路。
小学前四年,女儿的确非常开心。三年级的时候,她们班上掀起了一股开店做生意的热潮。小朋友纷纷开起了微店,卖些小文具小贴纸之类的东西。货源是他们学校边上的文具店,他们从小店进货以后拿到班上去卖,赚取差价。
女儿自封店长,还找来同桌做副店长,两个人放学后就凑在一起商量要进什么货,卖多少钱,怎么做广告,怎么美化店铺……为了配合产品促销,女儿还写起了连载童话,那些童话我都拍照存起来了,日后是她的一笔小小“财富”。
如果沿着我设计的路走下去,女儿小学毕业会进入本区的一所公立中学,其实那也是本市一家很有实力的学校。而且这所中学的理念和小学一脉相承,不是拼命刷题的学校。
可惜我设计的路线中途被人改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家长都在关心孩子小升初的事情。我丈夫在一次饭局上碰到了他的老同事,老同事的儿子考进了省重点。省重点中学是我们当地的“神仙学校”,出过很多名人,每年都有学生考到北清复交,甚至美国藤校、牛津剑桥。
我丈夫动心了:XX的儿子都能考进去,我女儿怎么就不行了?在他眼里,XX智商不如他,能力也不如他。
要进这样的学校,不仅要拼爹(找关系拿到准考证),而且要拼娃(参加入学考试)。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应,培训机构纷纷推出了针对这所中学的辅导班。
我先领女儿去了一个最热门的培训机构,上来就是入学考试,女儿被无情淘汰了。机构老师听说我们小学没有学过奥数,也没有补过英语,就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们问:“那你们小学在干啥?你们是哪个学校的?XXX小学?哦…”
老师的脸上闪过一丝了然,斟酌了一下措辞说:“那你们需要补的课很多啊!” 无奈之下我只能带女儿去了另一所机构,这个机构名气差一些,没有入学考试,交钱就行。
从小学四年级暑假开始,女儿奔波辅导班中,每个周末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八个小时的课程,语数英轮番轰炸。
机构允许家长旁听,我听了几节辅导班的英语之后自己都打了退堂鼓。太难了!他们用的教材是高中的英语阅读,我女儿就像在看天书一样。其他的孩子从小训练有素,竟然还觉得简单。这样的差距就算侥幸考上了,日后的学习也跟不上啊。
更别说数学了,我丈夫去陪读奥数课,他自己都听不懂,回来后要用高等数学的公式反推才能理解,再换成小学的解题方式讲给女儿听。这样子孩子能听懂多少,真是天晓得。
我觉得这样的培训简直是在浪费时间,为什么一定要上神仙学校呢?进了就一定进藤校了?每年进藤校牛剑的不过是个位数而已,普通孩子进这样的学校就是给人做分母呀!
可是在这件事上,我没有能够说服丈夫。我丈夫原本就很气我不给孩子补课,觉得今日孩子的落后都是我造成的。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那她一辈子要遇到多少事情,难道统统都放弃吗?再说你怎么知道孩子以后就跟不上?说不定她的潜力可以就此被激发出来呢?
我被最后一个理由说服了。万一她真有潜力呢?如果只给她一个低目标岂不是耽误了她?呵呵,可能许多家长都心怀这样的幻想吧。不肯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智力平平的普通人,尤其是那些自己优秀有成就的家长。
女儿蛮有考试运的,踩线进了省重点。不过进去之后,苦日子才真正开始。和同学比起来,她在知识储备上差了至少3年。同学普遍的做法是提前两年学习知识,就是说四年级开始学六年级的知识,五年级再学一遍,到六年级学校开课时已经是第三遍了。那一年级的知识呢,从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了。
这么一看,我女儿真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初一的时候,女儿的数学经常考30几分,低于班级平均分。当然班级平均分也不高,40分而已。神仙学校,真是神的学校,凡人在这里都是陪衬。可你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真的既聪明又努力,均分40分的情况下,也有考满分的,也有考95分以上的。
整个初一,我跟女儿一样煎熬。她满脸都是痘痘,脸上也很少有笑容。每天的作业又多又难,她经常到11点的时候还没有做完。有时候我让她直接放弃后面的大题,数学只要基本题全部做对,中等题做对一半,就可以及格了。在能力范围之内提高正确率,而不是去死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我又跟丈夫的观念起了冲突。他觉得就是应该逼一逼孩子,今天放弃大题,明天放弃大题,那她哪来的进步呢?所以哪怕半夜12点,女儿已经哈欠连天,他还要给她讲大题。
“你听不懂没关系,你听了总比不听强。” 这话真是!既然都听不懂了,那听了又有什么用呢?是他不愿意承认现实罢了。不过就算他承认孩子不聪明,那也是我的问题。因为我不如他聪明啊,因为我当年学的是文科,是我的智商拉低了孩子的智商。
看到女儿这么艰难我很是自责。一会儿后悔自己没有顺应形势从起跑线抓起,女儿在知识上的短缺是我一手造成的;一会儿又恨自己在小升初的时候不够坚定,没有坚持上本区的学校。
自从她进了省重点,她所有的周末,所有寒暑假都在补课,用尽全力,最终在班上的排名也只是20名,班级一共40个人,她真是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可是,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要用尽所有的精力来学习,那他还有时间玩吗?他还有时间看闲书吗?
一个学生最多只应该用80%的精力来学习,剩下的20%拿来做杂事。不管是帮忙做家务也好,出门打球也好,看闲书也好,去麦当劳打零工也好,这20%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是在为他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从这些事情里锻炼出来的能力都是未来生活需要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学习能力够高,那他的80%精力足以在神仙学校里名列前茅。但如果只是一个学习能力较普通的人,就应该选一个和自己的80%精力匹配的学校
我这个想法轻易不敢在外面说,因为现在流行的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跟女儿的小学同桌(就是那个女儿一起开微店的副店长)的妈妈交流过。这位妈妈和她的丈夫都是名牌大学高材生,但也在极力避免女儿成为尖子生,也许这背后也是有故事的。
我女儿现在就读的国外中学排名不高,选这所学校也是吸取了省重点的教训,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然,这所学校配置还不错,有很多社团,有很多选修课,我希望女儿多去尝试不同的课程,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就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特别长,长过一般人,她就拥有了立足社会的技能。这一生就不会过得太差
有时候她也会和我谈起她爸爸的事情。我说:“爸在这件事情上的确不对,但他从来没有在钱上为难过我,你来国外读书的所有开销也是他在承担。比起很多男人算计老婆到令人齿寒的地步,他还算有底线的。因为爷爷奶奶都是善良明理的人,这样的家庭土壤里教育出来的人不会太坏。”
我的本意是希望她不要敌视父亲,可是也不知道我这样回答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比如她以后是否会觉得男人只要肯给钱即使出轨也没关系?
有时候她会问我,是否希望她进藤校牛剑?我说想当然是想的,藤校牛剑这么好的学校谁不想?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无论将来你遇到什么,都不要放弃工作
我女儿现在还不怎么自信,或许跟我从小不怎么当众表扬她有关系,我自己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所以得尽量避开。
又或许是我从没有给她设立一个高目标,并且从小训练她努力达成目标(就像我丈夫希望的那样),孩子取得的成就越多就越自信?可我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高目标没有让我真正自信,相反让我被强迫症消耗,浪费了人生20多年的时光。
06、写在结尾
如果将人生比作四季,我现在已入深秋。我的父母患同一种癌症去世,那我也算是癌症的高发人群了吧,我对自己寿命的预期不敢太高。
我心中有一个时间表,从现在起未来的8年,11年,15年,17年,分别对应着我女儿大学毕业,硕士毕业,结婚,生子。我希望在这些时间节点上我都在她身边。
当然,前面两个是确定的,后面的未必能够如我所愿。结婚生子不是一个人努力就可以的。我女儿现在说她不想结婚,可能是父亲出轨对她的影响吧。
来国外后,发现这里同性恋的氛围比国内浓。我居住的公寓边上有一个小花园,是当地最大的同性恋者活动地点,每到周末,一群同性恋者盛装打扮到这里集合。
这次期中假期在家,女儿还问过我,万一她以后想跟女人结婚怎么办?我说:“我当然最希望你能正常结婚生子,生孩子是血脉的延续,孩子是你的亲人,父母总有一天要先走的,父母走后孩子就是你的亲人,没有孩子你的后半生就没有亲人了。”
“可是如果你真的不喜欢男人,要和女人生活,那也要睁大眼睛选一个人品好,有事业,能够与你相互扶持,能够与你相伴到老的人,你们彼此做对方的亲人!”
她听了以后很感动,说没想到我会这么说,原以为我会骂她叛经离道的。
其实我的想法是,她知道父亲出轨的事情,现在害怕婚姻,如果我再强调这是人生必修课,可能会让她更加畏惧。不如给她更多选择,十几岁的孩子还不定性,也许将来某天会出现一个男孩子让她不再恐婚,高高兴兴结婚生子去。
我也不确定这样说对不对。何医生您接触的病患多,我这么说是否会给孩子的性取向造成负面影响。
虽然被强迫症偷去了人生20多年的黄金时间,但是如果就这么混吃等死的话,我也不甘心。不管我还剩几年时间,稀里糊涂也是过,踏实做事也是过,那么努力创造财富留给女儿也是好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世上有些职业是需要卡位的,比如公务员的升迁。但是还有一些职业,任何年龄开始都不晚。眼下我可以做的,一是写作,这是我从小擅长的;二是贸易,我人在国外,可以与朋友合作,一起把一些有特色的产品引入到国内,如今国人的消费能力很强。
庸庸碌碌在世上走一遭,或许我唯一的贡献就是以我自身的经历证明强迫症是可以自愈的。哪怕是两种交织,沉珂20余年的顽固强迫症,也能够自愈。
当然,如果有幸生活在现在,尽早辅以专业医生的干预,就不需要付出人生20年的代价。所以,何医生您们不仅是在治病,更是许给孩子们美好的人生,您做的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絮絮叨叨写了很多,希望我的文章和感想能对何医生和读者们有所帮助。
(自述文章全文完)
写在最后:
我第一次看完念莹的分享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里既有欣慰,也有遗憾。
欣慰的是,罹患强迫症而最后自愈的患者实在少之又少,念莹是其中之一。而且,她现在的生活状态整体不错。从这个角度看,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遗憾的是,其23年的患病史、又或者说疾病背后的根源问题对她的婚姻、职业都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并持续至今;甚至,已间接导致其女儿出现一些心理隐患。
其中有一些负面影响她已经自我觉察到了。她自称失败者和loser,虽然这不一定符合客观事实,但她意识到如果没有罹患强迫症,又或者早点康复,也就不至于错过了人生最美好、最该奋斗的年华,或能收获更好的人生。
而我看到的是,如果她和她的家人能早点意识到其症状的苗头,觉察导致其患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等),念莹不但能免于罹患强迫症,还能借助家人优渥的教育资源和眼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当然,在那个时代谈这个“如果”,是奢侈的,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那个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念莹不需过多地感到悔恨。
但现在已经是21世纪,社会大众越来越注重心理健康和科学教育,现在的家长们不该像过去旧时代的父母那样,犯一样的家庭教育错误,实际上,现在很多父母还在盲目地逼迫孩子学习所谓的“全脑记忆”或者“量子记忆”!这种无知和愚昧如若不及时改变,某一天他们的孩子就可能罹患精神心理障碍!
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要因为无知和愚昧而盲目地”鸡娃“,而应该掌握心理健康和高效学习背后的科学规律,从而引导孩子心身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甚至最后获得真正成功和幸福。
明后天的推文里,我将对念莹的原生家庭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个人性格和强迫症的形成和神奇自愈背后的机理等进行专业分析,并结合临床心理干预经验,解答她在分享中提到的个别疑惑,提出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
更重要的是,念莹和我都希望借助这次深入的分享和分析,帮助广大父母看清楚科学的家庭教育规律,学习科学的康复知识,不但能引导孩子加快康复,还能收获更积极、美好的人生!
敬请关注后续的文章!
#学问分亨官# #强迫症# #精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