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月1日,随着滁州市卫健委公布增加2例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消息,该市累计增至6例确诊病例。虽然在全省297例确诊病例中只占少数,但随着该市确诊病例的增加,部分市民担忧与日俱增。2月1日下午,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驱车来到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实地探访,亲眼目睹这里的医护人员与疫情搏斗、紧张有序的战斗场面。
这里是当地抗击疫情主战场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滁州市传染病医院、滁州市精神病医院)位于该市城东清流路与南京路交口。自1月21日起,该院被滁州市政府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定点治疗医院后,这里便成了该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主战场。
“全副武装”的王秀英。
“接到任务当天,我们一刻也没耽搁,迅速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准备预案、发热门诊规范建立、建立医护人员梯队、多轮次反复培训等,24小时咨询电话、发热病人绿色通道;仅用半天时间就腾出15间隔离病房,至23日夜新冠肺炎救治设施等物资基本准备齐全到位。”戴着口罩正在院内检查工作的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向红告诉记者。
向红说,当前正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二院作为全市抗击疫情主战场,她和医院党委“一班人”一刻也不敢马虎,睁大眼睛,时刻准备着。一旁同事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包括院领导班子成员在内,所有医护人员就没有了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每天早来晚走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
带着生活用品“出征”。
记者在现场看到,医院内道路两侧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他们将一张张厚厚的塑料板材固定在钢架上。向红告诉记者,二院不仅是滁州市传染病医院,还是该市精神病医院,在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定点治疗医院前,这里日常还住着400余位精神病人和其他传染病人,若不及时实施封闭隔离,很容易使病人家属交叉感染。
“我们医护人员积极性都很高,昨日部分党员还积极主动参加了宣誓仪式,争做疫情阻击战的先锋!”向红说。
发热门诊每天接诊数十人
随后记者来到二院的发热门诊,当记者低头正欲走进门时,突然被陪同的该院纪委书记史延柱叫停,他说这里是易感染的敏感地带,未经允许绝不可进入。果然,记者看到两名身着白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的护士站在门外等候取检测样本,门内一位身着隔离服的医护人员站在大厅里,只见她全身上下被包裹的严严实实,透明面罩上被一层薄薄雾气遮挡。就这样,记者与站在门外与其交流起来。
发热门诊24小时为就诊市民提供诊疗服务。
她叫王秀英,今年48岁,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了,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她说,从建立发热门诊那天起,她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按规定每班4小时,可由于缺少护士,现在每班需要值守8个小时,别看外面被防护服包裹的很严实,为便于行动,里面还不能多穿衣服,站在大厅里还是比较冷的。
“发热病人主要集中在上午10点、下午4、5点和晚上8点左右,这些天发热门诊平均每天接待约40人左右,绝大多数都是感冒引起的发热,居家留观之后基本解除。”王秀英说,发热患者绝大多数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
隔离病房里忙碌的医生。
每天接触大量发热病人,难道自己就不担心吗?“说不担心那是假的,自己做这项工作虽然心里有底,主要还是担心害怕传染给家人。”对于记者提问王秀英回答说。随后,她转身忙于工作。
截止2月1日,该院发热门诊共诊疗患者360例,收治隔离病人14例,其中9例出院,1例确诊。
隔离病房里的另样世界
由于院方严格管理规定,记者最终未能进入隔离病房进行采访,无奈之下只能拿着电话看着远处的隔离病房采访医护人员。
他叫曹文生,今年51岁,是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他曾参与过当地“传染性非典性肺炎”、“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隔离区的保洁都“全副武装”。
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他作为普通医生参与,这一次他是作为团队领导者再一次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参与对疫情的阻击战,因此感觉肩上担子更重,心理负担更大。
“此次疫情来势更凶猛,感染人群多,病菌潜伏期长。”曹文生认为,此次疫情与以往有着种种不同,不可等同视之,一定要慎之又慎。
曹文生告诉记者,此次首批随他一同进入隔离病房的共有19名医护人员,一旦进入隔离病房至少要呆上14天,然后出去后还要再隔离14天,前后有近一个月不能与家人相聚。电话里曹文生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普通医护人员排班计划,作为科室主要负责人他可能要在隔离病房里呆得更长、更久……
隔着缓冲间的玻璃,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直接与确诊或疑似病人打交道,说一点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主要是精神压力!”曹文生说,一个班4小时,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班时尽量少喝水、少进食,特别是女性医护人员,甚至都戴上了尿不湿,以防万一。
感染科李华琴科长告诉记者,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必须穿上全封闭的防护服,可外人并不清楚,穿上这套防护服要经过12道净化程序才能进入病区。诊治完毕出病区脱防护服时则更复杂,要经过23道严格净化程序才能走出病区,进入休息区域,十分繁杂而劳累。
专家解读诊断过程
一位发热病人是如何从留观诊断为疑似病人,最后确诊的呢?这是许多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采访中曹文生主任告诉记者,诊断过程十分严格,不同的病人有着不同的发病过程。随后他向记者简单通俗易懂地解读了新型冠状病毒医学诊断大致经过。
护士工作站里,医护人员正在紧张的分析患者病情进展。
疑似病例的诊断,一是病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即病人发病前14天内是否到过疫区或与来自疫区的人接触?或与已经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有过接触;二是临床表现,是否发热?或胸部CT异常,白细胞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以上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条,和符合临床表现任意2条,基本可以认定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的诊断,一是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为阳性;二是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具备此两点基本可以确诊。
扩建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虽具有一定传染性,但目前尚属于可防可控范围,只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不必过分紧张和心理恐慌。”曹文生告诫记者,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尽量不要往人群密集地方去,回家后一定要用消毒液流水洗手。
抗疫情筑牢内心“长城”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这场战役传播的不仅是病毒,还有恐慌的情绪。”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随着确诊人数增加,加剧了市民的紧张和焦虑,不少人甚至出现了恐慌情绪,作为精神卫生中心,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抗击这场疫情中不忘筑牢心理“长城”。
配药间里,护士们配药操作没有因为厚重的隔离服而缓慢下来,因为患者需要她们的及时治疗。
首先组建了心理救援医疗队。由专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36人心理救援及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专家团队。主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及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等一级人群,和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等二级人群进行现场干预、个案辅导、团体干预和精神疾病会诊。
其次是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依托该院原有的心理援助热线:12320-2,为新型冠状肺炎影响人群提供24小时在线心理援助服务。这也是该市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的重要举措。
改建负压病房支援疫情
不知不觉已到晚上19时30分,夜幕下的医院里又暗又冷。记者来到该院名为“安康楼”隔离病房的顶层,这里灯火通明,电锯声轰鸣,一名戴着口罩的中年男子,正指挥数十名工人紧张忙碌,为了阻击迅速发展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他们要在短短数天之内,完成原有负压病房改建任务,供重症感染新冠病毒的肺炎病人使用。
为了您的健康,我们时刻准备着。
这名中年男子叫孟庆海,是民营滁州市皖东人民医院负责人。当他听说市二院需要在短时间内改建好标准负压病房有困难时,毅然决然、不计回报主动申请支援。从1月30日接受任务后开始,他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从多地甚至到省外购买建材和医用设备,随后进行紧张施工,施工这些天他一直都在现场指挥调度。孟庆海告诉记者,2月2号前必须完工。
“工人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吃饭呢,我怎能离开?况且我不在现场也不放心啊!”孟庆海对记者说,由于恰逢过年工人难找不说,而且还在近在咫尺极易传染的隔离病区施工,就更难了,有工人甚至直言:给多少钱都不去!
“既要抢工程进度,也要保证工程质量,更要保证工人们的人身安全!”孟庆海说,施工这些天工人们做好必要防护,实行封闭管理,做到不与外界接触。
与疑似病例患者交流。
“我做的这些事情,不要国家给一分钱,全都是自觉自愿捐赠!”昏暗灯光下孟庆海表情严肃。他说,全国性的疫情面前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普通市民,他有责任、有义务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采访中记者获悉,为应对可能即将到来更加严峻的疫情挑战,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做好迎战准备的同时,滁州市委、市政府又在该院一墙之隔的南京路上进行一期病房扩建,建设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近日即将投入使用,此后将视疫情发展情况决定后续扩建工程,确保每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郭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房端记者 叶素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