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识增|《乌合之众》因粉丝行为上热搜,但你真的了解这本书吗?

奇识增,增奇识。手指一点,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

近日,一名网友发文吐槽艺人虞书欣是“老赖之女”,有粉丝搜索到该网友的姓名和学校,并在其就读大学的官方微博下评论要求开除该网友。该校官方微博引用了《乌合之众》里的一段话“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于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疑似回应此事。

该动态随后已经删除,艺人也代表粉丝在微博道歉“对不起大家。因我而起的所有事情,希望我能画下句号。给每一位被打扰到的人道歉,希望新的一年带给大家的都是美好的”。不过,此事仍把《乌合之众》这本书推上了热搜。

作为一本研究群体性为的著作,《乌合之众》俨然成为近年的“网红书目”。但你真的了解这本书吗?

《乌合之众》其中一个中译本

《乌合之众》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大众心理研究”,勒庞在书中提出了“群体性疯狂”的概念,用于解释为什么理性的个体聚在一起的时候,却会做出种种非理性的行为。在他看来,群体有着盲从、模仿、削弱个人才智等特点,群体因此容易冲动、变得激愤。

《乌合之众》于1895年面世,至今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这本书的观点至今仍显得颇具启发性,把书中的理论套用到一百多年后的互联网生态,似乎也毫不违和。

古斯塔夫·勒庞

不仅如此,勒庞的行文方式也非常具有前瞻性。这本书仿佛金句大集锦,利于激起共鸣,也利于引用和传播:

“数量即是正义”;

“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不过,先别急着把这本书奉为圭臬。《乌合之众》并不是一本严格的社会科学著作,全书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而且如今看来,勒庞的不少观点显得有失偏颇:他完全忽视了群体理性行动的可能性,将群体简单视为“暴民”;他还把女性、儿童与野蛮人并列,认为“女性大脑小于男性”,在人类进化中处于劣等。

勒庞本人也极具时代局限性。他生活在法国大革命的余威之下,对群体充满戒心。他撰写《乌合之众》的目的,在于证明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只是一种疯狂,他可以为精英阶层设计出管理疯狂的方法。比如,在书中,他就向演说家们提出了这样的管理诀窍:“群体只会被极端的情绪打动。你要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参考资料】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千夫所指》,乔恩·罗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资料图片

责编 | 胡广欣

审签 | 谢哲

实习生 | 翁东伟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