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官一个贩卖干货的官吏
每天饱满的干货,有记载有图
有理有据野史官
要非说苹果跟圣诞节有关系,也行
苹果因为和“平安”的谐音,时不时地就会从普通水果晋升为代表吉祥的平安果。
而“圣诞前夜”(Chrismas Eve)又因为那首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Silent Night),被国内误以为“平安夜”。
平安夜、平安果,不论怎么看都像是官配嘛!
其实吧,要说苹果跟圣诞节,也不是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在欧洲比较传统的圣诞节里,也的确存在苹果的踪影。
比如,关于圣诞节文化的起源中,其中一种说法是,中世纪的德国,曾经非常流行一种叫做“乐园剧”的宗教戏剧。
这个剧里主要是向观众展示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产生原罪,一直到耶稣基督拯救人类的故事。既然有失乐园的主题,那么当然要有知善恶树,还有那颗导致人类被驱逐出乐园的知善恶树果实做道具啦。
后来这剧里用来代表知善恶树的松树就演化为圣诞树,用来代表耶稣基督的蜡烛被挂在了树枝上,还有代表赎罪圣体的小甜饼(糖果),圣诞树顶那颗星星就是所谓伯利恒之星,圣诞树下的礼物再现了循着伯利恒之星找到耶稣的东方三博士奉上礼物的事迹,苹果则是知善恶果或者智慧果。
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也写到过维特“回忆了自己突然站在房门口,看见一棵挂满蜡烛、糖果和苹果的漂亮圣诞树时的惊喜心情。”
在不那么讲究的场合,人们一直都把知善恶果叫做苹果,男人的喉结在英语里也叫做“亚当的苹果”(adam’s apple)。
有一个笑话怎么说来着,三个“苹果”曾经改变人类的命运呢。
当然这也只是圣诞风俗起源的一种说法。不过关于现代通行于英美的圣诞习俗的文献,大部分的确都指向了德国,是所谓德国制造。
即使这么说,大家一定还是觉得平安夜吃苹果很不正宗啊,就好像牛肉拉面放咖喱、煎饼果子放生菜、肉夹馍放葱花一样怪异,那到底有没有原汁原味的圣诞节?
从来没有什么正宗的圣诞节
实际上,西方的圣诞节就是冬至节。
但是,冬至不是12月21日、22日吗?这是现代历法的日期,在古代罗马的历法中12月25日才是冬至。这一天也可以称作圣诞日,不过不是耶稣的圣诞日,而是太阳神的圣诞日。
What!阿波罗(在罗马叫索尔Sol,是英语中solar的词源)怎么也跑出来了?
其实此太阳神非彼太阳神。在公元四世纪以前,罗马帝国还没有整个皈依基督教,当时非常流行一种叫做密特拉信仰的神秘宗教。这种信仰其实是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的一个分支,而琐罗亚斯德教在我国又叫做祆教,《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也就是摩尼教,就是祆教的一支发展而来。
而密特拉这位大神,是光明和真理之神,后来也成为太阳神。
总之,当时的罗马人会在冬至日,也就是太阳从最虚弱转向强盛的一天,庆祝密特拉的诞辰。比如罗马皇帝奥勒利安就曾在公元274年下了一道诏令,命令人们在12月25日庆祝战无不胜的太阳神的诞生。
早期的基督教徒其实很少关注耶稣的生日,而且因为记载不详的原因,耶稣的出生日期一直是一个神学争论。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给神过生日是偶像崇拜者干的事情,基督徒绝对不能干。
一直到公元四世纪左右,随着基督教信仰逐渐兴盛,击败了密特拉信仰和其他异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也成为整个地中海沿岸最兴盛的宗教。这时候他们因为扩张已经吸收了很多先前的密特拉或者其他宗教的信徒,也许是出于传教方便,也许是为了贴合新信徒的习惯,在经过了各种扯皮和争论后,最终在公元325年的尼西亚会议上,耶稣的圣诞日被定在了12月25日。耶稣因此也就华丽丽地成了摩羯座。
这时候的圣诞节更多地像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宗教工具,更加谈不上现代这些送礼物、送卡片、必备圣诞树的庆祝方式了。
你过圣诞节一定要做的事,大多是“造”出来的
和中国人创造出平安夜吃苹果的习俗一样,现代圣诞节这些耳熟能详的习俗也是西方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比如圣诞节前家家户户早早就准备好的圣诞树,在19世纪才开始蔚然成风。那时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是在德国的,刚刚说到,今天英美的圣诞习俗很多为德国制造,这就是其中一例——阿尔伯特亲王就把德国人过圣诞节最重要的部分圣诞树介绍给了女王。
1848年,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皇室在一颗精致的圣诞树下过节的图片,于是通过装扮圣诞树来庆祝圣诞节的习俗就在全国流行起来,又流行于世界。
而在同时代也诞生了人们之间互相送圣诞卡片的风俗。1843年一位艺术家设计了一张卡片上面印着一群人围坐在饭桌前吃圣诞晚餐的图画和一句圣诞祝福,虽然这张售价1先令的卡片因略贵没能流行,但很多人尤其是孩子被卡片赋予的庆祝圣诞的情绪感染了,到了工业化时代,印刷技术发展,卡片价格大大下降,到19世纪80年代,邮寄圣诞卡片成为一种潮流,圣诞卡片商也收钱收到手软。
还有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1822年,一位荷兰传教士一位爱做善事的老人的故事带到了美国,美国资本家们从里面发现了商业机会——利用圣诞老人的形象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宣传、促进消费,随后圣诞老人又传去了英国。
19世纪简直是圣诞节脱胎换骨大爆发的时期。除了这些表面上的习俗,现代圣诞节的整体氛围、精神内核也是在这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由于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推动,从19世纪开始,圣诞节真正变成了普遍意义上一家人在团聚、互赠礼物、友善帮助他人的日子。
然而,人民群众是不会仅仅满足于“造”习俗的
圣诞节以及庆祝圣诞节的习俗就这样被一点一点地“造”出来了,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给大家机会自己感动自己,以及被他人感动的日子。如果世界观就此崩溃,只能表示深刻的同情。因为后面还有更崩溃的事情呢。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创造了被装点成花花绿绿的树,硬拉来一位默默做善事的老人,还毫不违和地再塞进一个苹果,就能满意了吗?
台湾地区的基督教传播过程中,也有为了吸引渔民信徒,故意把圣母和天后(妈祖)形象混淆的记录。
所以说人民群众根本不会按“牌理”出牌。这在文化理论中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做“重新解释”。就是把其他文化中的概念和元素拿过来,按照自己文化的理解,重新加以诠释和创新,然后加以传播。
又如前面所说的,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也充满了这种文化元素的重新解释。异民族、异文化、异教,只要有用,一切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正是因为有这种强大的吸收能力,基督教才能从公元初年一个不起眼的小教派,发展为今天世界第一大宗教。
当然,有时候文化的重新解释也不见得都能成功。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基督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重新解释失败的例子。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圣诞节在中国的兴起,甚至不能算是基督教文化的入侵,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胜利。新教中的很多派别也一直批评美国式的圣诞节完全背离传统,近似于前基督教时代狄奥尼索斯式的狂欢。
不过,这样的争论距离我们还稍稍有点远。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野史官,带你看消失在历史浪潮中的真相
有理有据野史官,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