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金句的文化解读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来。”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0年新年贺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迅速刷屏,成为热词,也成了很多人恭贺新年的时兴话。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八个字的背后,正是蕴含了多少文化底蕴和意味。

“只争朝夕”出处

目前公认的是,“只争朝夕”语出毛泽东1963年1月9日所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形容时光短暂,要把握分秒。原词如下: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首词作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困境,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苏联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我国的一些媒体也连续发表文章,予以还击。同年年底,郭沫若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也歌颂了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的中国人民。毛泽东读后当即作此和词。本来郭词写得理直气壮,富有激情,但词中“沧海横流”“天垮下来”“世披靡矣”未免言过其实。毛泽东的和词,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发的。诗人高昂着时代巨人的头颅,对几伙苍蝇、蚂蚁、蚍蜉等害人虫,投以蔑视的目光,给以憎恶的申斥;并意气风发,大义凛然,发出了战斗的号召,显示了胜利的信心。

这首词最具震撼力和冲击力的名句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其中,以“世事急”呼应“光阴迫”,以“争朝夕”反衬“万年久”,风格雄浑,催人奋进。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该诗句,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进军号。

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烂熟于心,对毛泽东诗词名句“只争朝夕”特别推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十多次引用,仅在2019年就三次引用,自然流畅,言简意深,已成为我们奋发进取的座右铭。

在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强调:“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同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习近平多次引用毛泽东“只争朝夕”的诗句,含义深刻,意义重大。“只争朝夕”的精神,意味着“闻鸡起舞”、争分夺秒;意味着奋发向上、永不满足。有了这股“紧迫感”和“精气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成功的保证。

“只争朝夕”溯源

“只争朝夕”一词,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化用自明中叶著名戏曲作家徐复祚撰写的一部传奇作品《投梭记》,“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一句,今天常被用来形容时间短暂,要抓紧时间、不懈奋斗。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我们印象中,悠长往往代表着缓慢,而这可能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这样一个在岁月长河中历经沧桑的古老民族,尽可缓歌慢行、长袖曼舞,而不必高歌猛进、一往直前。因此,“只争朝夕”这样的词语,似乎不应该出自我们的话语体系中。然而翻阅中国文化思想,我们却可发现,“只争朝夕”的意识随处可见:

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抓住光阴的财富,远远贵重于抓住黄金的财富;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红颜弹指过,刹那芳华,人生不拼搏,流水年华”;比如“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与其寄许明日,不如奋斗今日,今日不开工,明日也成空”;比如“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前进的路上必须分秒必争,因为错过的机遇从不再来。

其实,恰恰是中华民族懂得了珍惜的意义,才在光阴滴漏里得到了长存的馈赠;正是因为中华民族走过了太多的沧海桑田,才懂得要稳步在朝夕之间。

中国有不少有特殊用途的枕头,古代有用圆木制成的“警枕”,有些圆木上还缀有铃铛。使用这种卧具的人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向别处,他就会醒来。这种极度不舒适的睡枕,其实不是为了睡,而是为了醒——“警枕”的存在,就是古人感觉人生苦短、只争朝夕,希望借此提醒自己不可睡眠太沉、不可醉梦太久。当人睡在“警枕”上时,头部一动、,铃铛就会响,睡眠一沉,脖子就会痛。

听起来,“警枕”的设置是如此不近人情,然而,多少名著经典,就是在这牺牲睡眠的时光中漏夜完成的;多少有志之士,就是用这多于旁人的时间积累作为的。所以,“闻鸡起舞”“悬梁刺股”这种争分夺秒的故事,以及“早起三朝当一日”这种朝乾夕惕的行为,才没有成为天方夜谭般的传说,而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写照——中华文明能够跨越五千年一路走来,正是缘于每一世一代的时间都从没蹉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署名郝思斯的文章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曾强调,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各项工作中。这种精神,意味着励精图治、争分夺秒;意味着奋发向上、永不满足。这种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精气神’。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也是艰辛的、长期的。今天,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关键路口。向内看,改革行进深水区,发展进入关键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打赢三大攻坚战时不我待,完成各项任务只争朝夕;向外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方此之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止,以坚定的自信、卓绝的智慧、无畏的勇气,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不懈奋斗夺取新胜利。”

“韶华”底蕴无限

韶华往往也被称作韶光,现有的材料中,普遍认为最早出自唐代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翻开古诗词的集子,有关韶华的诗句比比皆是,而且还有好几层意思。

一类是指美好的时光,常常用来指春光。比如唐代诗人韩维的《太后阁》:“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宋代欧阳修的《定风波·过尽韶华不可添》:“过尽韶华不可添,小楼红日下层簷”,明代陈子龙的《点绛唇·满眼韶华》:“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明代李唐宾《梧桐叶》第一折:“韶华将尽,三分流水二分尘”。

另一类是指青春年华,比较多的是指青年时期的女子。比如唐代李贺《啁少年》:“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无相待”;宋代秦观《江城子》:“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红楼梦·第五回》:“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谈天和”;李大钊《青春》:“赠子之韶华,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饫尝青春之甘美。”

再一层是指年华和光阴。比如元代马谦斋《沉醉东风·自悟》曲:“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傍人做话说,咫尺韶华去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韶华迅速,不觉的换了一个年头”;《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成语“韶华易逝”。

作为一个偏正词语,韶华的“华”字指向比较明确,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物事,而有说道的倒是“韶”字。

分析“韶”字的结构,可以看到,“音”指音乐、器乐、奏乐;“召”意为“引导”“呼唤”。“音”与“召”联合起来表示“用乐曲欢迎宾客”“用乐声招引人们上前”。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欢迎来华访问的外国贵宾时,都会设乐队奏迎宾曲,这种情况下演奏的乐曲就是“韶”。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热闹街头民间艺人在杂耍表演开始前,也会大肆吹打,用吹奏打击器乐声招引人群围观,这种情形也可以称为韶。

“韶”字有名词和形容词用法。先看名词用法。《说文》中称:“韶,虞舜乐也”,可见名词用法是从本意上看的,它的本义就是传说舜所作的乐曲名,比如“韶武”(韶,虞舜之乐;武,武王之乐);“韶虞”(舜乐)。这是个形声字,字从音,从召,召亦声。在《正字通》里,也认为韶是古乐的通称,“韶,夏、商乐皆有韶名。韶者,乐之通名也。”

“韶”的形容词性表示美好。比如《集韵》中称:“昭,美也”;蒋防《霍小玉传》:“韶颜稚齿”;戴叔伦《暮春感怀》:“东皇去后韶华尽”;《世说新语·容止》:“何其轩轩韶举”;简文帝《答湘东王书》:“暮春美景,风云韶丽”。

如果把韶华衍生到韶光,那么文学作品中出现得就更多了。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红楼梦》:“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还有成语“韶光似箭”,比喻美好的光阴像飞箭一样流逝。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