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2020江苏省高考名校见面会暨志愿填报大会在南京举行。 (视觉中国/图)
2020年8月3日,香港大学向江苏高考生白湘菱发放了录取通知,专业意向为金融类专业。“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语数英三科总分)无缘清北”事件暂告一段落。
白湘菱的语数英三门成绩达到了430分(满分为480分),但因选测科目中历史等级为B+,不满足清华北大等众多一流高校要求选测科目等级在A以上的录取条件。事件引发社会对实行到最后一年的江苏高考乃至教育模式的关注,白湘菱已获得录取通知,但讨论仍在继续。
更重要的是,讨论开始回归高考改革,关注计分原则、录取方式等环节对于人才选拔的影响,以及究竟如何做到惜才又公平。
现行江苏高考方案又称“08方案”,即只语数英计入总分为480分,其他科目考生选测两门,分数通过全省参考生成绩排名比例,以等级方式计入成绩。高校录取,会提出不同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等级达不到要求的考生则不予录取。
江苏是教育改革的先锋地,而“08方案”一直充满争议,频繁的高考改革变动增加人才培养模式不稳定性等弊端也随之显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2018年6月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中坦言,高考十年五改,教师无所适从,家长怨声载道,反思不限于教育部门,各相关部门都要反省。
一位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娄勤俭讲这番话时,台下不少人都低着头,“不敢抬”。娄勤俭在讲话中将江苏创造能力不强,归因于高中对物理化学的普遍不重视,中考硬性分流,导致学习压力前移,扼杀了许多学生的潜力。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邀请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务副主任、高三教师孙干,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梁颖及长期关注教育政策改革的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共同探讨江苏高考制度的利弊和初衷,以及其对于这一轮新高考改革的启示。
(冯庆超/图)
“制度需要遵守”
南方周末:你如何看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因历史科等级无缘多所名校一事?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很多人为这个考生叫屈,但其实选考科目也要纳入考虑。等级划分是按照考试成绩排名比例来划分的。从结果来看,这名考生在历史这一科的优秀程度未达到一流高校的要求。
孙干:这一事件是由于考生本人某一门学科的失利,影响了录取。这不是不公平,是制度本身导致可能流失一部分人才。制度希望学生能成为全才,不要偏科,这对一些偏才或是选测有失误的考生的高考录取有桎梏。
张端鸿:在当前制度下,高考招生录取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既看总分又看选测科目等级是现行规则决定的。
梁颖:这个事件对于学生本身来说是有点可惜的。不过现阶段,高校各个层次差异没有那么大了,高分学生的选择度肯定还是很大的。
南方周末:据我所知,北师大是曾向她伸过橄榄枝的。是否算破格录取?
梁颖:不算破格录取,制度是需要遵守的。我们学校本身就是一科A、一科B+以上可以(报考)。7月26日,我们在江苏负责招生咨询工作的老师反馈了这事,我们马上作出积极回应。
当时觉得对她而言,北师大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她表示过对汉语言文学感兴趣,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无疑是排在全国前列的。程建平书记(北师大党委书记)也亲自致电她学校的校长,表示北师大欢迎她报考,北师大具有深厚的育人情怀。
南方周末:高校如何定下招生的选测科目达标标准?有哪些考量因素?
梁颖:许多考生在选择高校时可能会优先考虑地域因素。比如在华东地区,江苏的考生可能会优先选择江浙沪的全国一流高校。考虑到这一因素,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我们学校,所以把录取等级定在A、B+以上即可。
(记者注:根据北师大公布的招生政策,2008-2012年,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要求达到2A。2013-2020年,政策调整为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级须达到一科A、一科B+以上。)
“实施过程中可能有违初衷”
南方周末:回到高考制度本身,江苏高考08方案的争议点究竟何在?有哪些利弊?
孙干:08方案主要争议在于可能会导致部分高分人才选不到最一流的高校。这是等级计分原则的一个弊端。如果白湘菱的历史科按照分数计入总分,那总成绩可能在语数英高分的弥补下也会取得不错的排名。
简单以等级划分容易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可能79分和85分都是一个等级呈现,但实际中间差了那么多分都是差距。对人才选拔也不公平。
张端鸿:江苏高考08方案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学生只有做到参考科目没有短板,才能录取到最理想的学校。制度弊端有二:一是学生选考科目的单科全省排名如果不理想,就会影响学生的全局;二是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缺少选材的自主权。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过去十年,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改,一边有意见反馈过来。那怎么办?只能再调整。这次的争议还是聚焦在于等级划分,把一个分数段的学生划分成一个等级,这种做法我个人也持保留意见。但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不建议学生偏科严重,因为选测科目本身,已经是学生自选的相对擅长的科目。
梁颖:这种选拔方案给学生的压力确实比较大。高中学习是过程性学习,应该是尽量全面发展,但在这种选拔模式中,学生要考虑自身参加考试的等级,很难做到全面发展,偏科反而会比较常见。
南方周末:08方案改革的初衷是什么?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当时我们设计08方案时也经过反反复复的调研和商讨。初衷在于强调语数英三门主科的学习,夯实基础,同时减轻其他副科的学习压力。就是放到现在,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孙干:不能说这是政策制定时出发点有问题。重视语数英,希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方向都是正确的。
南方周末:改革目的达到了吗?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目前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有违我们的初衷。虽然一开始想给学生减负,但实际上不但没有减负,反而学生每一门都不能弱。最后决定学生能够得到什么高度的,反而是他最弱的学科。这就变相要求学生成为一个全才。
孙干: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走样。考生容易作出功利化的考量,只奔着高分区去,比如说因为物理必选,学生无法回避物理科,但可以回避化学学科,转投生物、地理等学科。
这种功利化,会导致理科高端人才培养中的人才流失。像化学这样的科目被边缘化,对人才培养实际上非常不利。
南方周末:还有家长反映选测学科命题难度系数难以统一,导致选测不同学科的考生存在客观差距。这个情况存在吗?
孙干:选测学科命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科可能非常难,有的学科相对比较简单,可能会达不到评价的结果。比如物理学科平均分假设是90分,化学学科如果平均分只有50分,学生感觉到的难易程度不一样,确实不太好把握。
分数扁平化之后,假设考生选物理是以等级来计算物理素养,他的知识水平、成绩,可能达不到最顶尖的要求,有的高校就会减少在江苏的招生计划与名额。
南方周末:这几年有这样的情况吗?
孙干:有这样的情况。以往江苏是竞赛大省,五大学科竞赛出来的学生都很优秀。近几年我们的竞赛成绩某种程度上已经达不到大省标准了,只能达到中游。这是因为学生可能会弱化相关学科的学习,因为只要达到等级,就没有必要再多投入精力,可以空出精力去学其他的。
南方周末:以北师大为例,这几年在江苏的招生名额有变化吗?
梁颖:北师大在江苏的招生名额本身偏少,每年稳定在30个左右。这不是说江苏考生不够优秀,还是综合了地域选择等因素考量确定的。
高考改革注重“术”,也别忘了“道”
南方周末:江苏高考经历了十年五改,从你的视角,认为其中哪些是关键时间节点,个人有哪些思考?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我们还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的。08方案刚开始,执行过“6A加10分”。除了语数英外的理化生政史地6门学科,其中2门是选修,剩下4门必修。如果全部达到A,总分加10分。
执行了两年执行不下去了,10分在高考总分里拉开的差距太大了。只要一门拿不到A,那就功亏一篑。而且学生为了拿到全A又开始“疲于奔命”,这又有违减负的初衷了。我们就调整成4A加5分,也有问题。再后来像现在不加分。
梁颖:江苏省现行的高考模式,对国内其他地区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利弊都比较突出。从招生办的视角看,对于录取的影响倒没那么大,我们也只能在高考制度的整体要求下,去制定学校的录取方案。
张端鸿: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应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改革过于频繁,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高考招生录取,最核心的改革应当是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江苏高考改革注重“术”的改革,而忘记了“道”的改革。
孙干:有些高考方案,确实是有亲身经历的感受更深刻。很多老师、家长,可能都认为高考改革是一种“瞎折腾”——总分低拉不开分数,扁平化拉不开差距,状元上不了名校,学生为了一些学科上各种补习班负担很重等等。
所以就出现了选科功利化、学生的理化学科素养不高等情况。我觉得作为一线老师,也迫切希望高考进行改革。
南方周末:新高考改革能否解决江苏现有高考存在的问题?可能还会有哪些新的问题有待厘清?
孙干:新高考改革其实是升级版本的江苏高考,先把分数转换成等级,等级再转换成分数,等级赋分。这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自由权,也可以提高高校招生自主权。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明年江苏也是750分总分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新高考是借鉴了江苏这些年高考改革经验的,它的其中一个升级之处在于,为了防止功利性选科,限定学生要在物理和历史两门中选择一门。
(记者注:2014年首批试点的“新高考”省份也一度出现功利性选科之争,为此,2018年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方案由“3+3”优化为“3+1+2”。即原本是语数英加任选3门选考科目,改为语数英加历史或物理,再选两门其他科目。)
张端鸿:当前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是公平和效率两大原则难以兼顾。新高考改革以后,能规避单科等级制约招生录取这一因素,但“教育行政部门划批次、分数为核心”主导高考招生录取的格局不会变。
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对全过程规定都很细,分数、等级和录取之间构成高度的因果关系,很难有破格录取。今后的高考改革方向,应当在有效监督的基础上,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录取自主权。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