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欢/文 惠济区人民医院
ICU医生办公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辛和平拿起话筒。
“主任,我们科室一周内相继发生3例肺部感染病例,男两例,女1例,平均年龄60岁。原发病,1例肺心病,1例冠心病,1例脑挫伤,3例都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痰培养肺炎克雷伯菌阳性。”听筒内,ICU院感监控医生贺东辉语气里透着焦急。
“好,我们先去查看病历及病人。”辛和平赶紧挂了电话,直奔病区。
进行手卫生、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再次进行手卫生,查看病人后,辛和平心里也沉了一下。
“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立即组织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及主管医生开会!”回到医生办公室,他立即安排道。
一番讨论后,辛和平直言,“我们科近日出现3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且抗菌药物耐药谱相近,符合医院感染爆发特征,应该考虑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请护士长去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我负责通知院感科。”
紧接着,大伙儿分头忙碌起来。
ICU护士长正在病房落实三位患者的消毒隔离工作,放置接触隔离标识、用物专用,实施区域隔离,专人护理,严格执行接触隔离预防措施,诊疗操作中加强手卫生,所有废物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院感科主任崔小艳迅速到达ICU,了解详细情况后,从环境、物表、人员、操作程序等环节进行调查。初步判断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马上向主管院长马雪报告。
马院长:“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对本次事件作进一步调查,先隔离病人,专人护理,必要时暂时停止收治新病人。”
于是,现场处置拉开序幕。
检验科微生物室及院感科专职人员带着检测设备赶到ICU,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医务科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同时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院感科等,根据病人体征,相关检查结果,对可疑病例进行讨论,研究治疗方案,积极治疗病人。
经过认真、仔细的讨论,专家们达成共识,考虑是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院感科立即将结果向分管院长汇报。
马院长:“立即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现场紧急会议,会上各委员对病人情况、会诊结果、初步调查情况以及病人救治方法和消毒隔离措施进行讨论,研究并制定了特殊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马院长:“经过临床专家组、医院感染管理科、ICU调查以及检验所培养结果,目前可以确定是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就此事件提出几点要求,1.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立即完善调查报告,上报区卫计委及疾控中心;2.相关科室及ICU配合区卫计委及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检查;3.ICU按刚刚讨论的方案积极救治病人,护理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4.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一起到病房核实,做好物资保障。”
两天后,院感科采样结果出来了:
1. 空气培养无肺炎克雷伯菌生长,排除由此引起的感染。
2. 呼吸机管道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采用高温清洗、干燥后无菌巾包裹保存,检测培养无细菌生长,排除了由呼吸机管道污染,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
3. 吸痰管采用一次性,操作时实用无菌手套,检测培养无细菌生产,排除此操作引起的感染。
4. 心电监护仪表面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学证实与痰标本是同源,也就是已经找到了引起本次感染暴发的致病菌。
基于以上调查,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可以证实,引起本次医院感染暴发的感染源来自心电监护仪表面,物表清洁消毒不严格,医务人员没有严格落实手卫生造成交叉感染。
结论:
本次事件为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环境的污染和接触传播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也是造成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由于ICU及时上报,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及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感染很快得到控制,无新发病例,未引起严重后果。
事情发展到这儿,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也不由地感叹——我院10月22日的这场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太逼真了。
补充交代一下,整场演练“浓缩”在四楼会议室内,当然,此“浓缩”的意思是缩小场地却不缩减任何程序、设备,演练如同一幕话剧上映,真人实景同期声,外加主持解说串场,节奏感极强。事实上,这样的节奏感也符合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快速、果断、有效、周密。演练的“总导演”是我院感染科崔小艳主任,各科室主任及相关医务人员均积极参与。
不得不说,一向很严肃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演练,没有板起脸来说教,不枯燥不乏味,潜移默化间让参与者和观看者将处置流程、所需物资、各方职责等相关文件要求的“规定动作”了解得清清楚楚,强化了重点部门、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熟悉和掌握,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