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吃饭、上课、去图书馆。”
她说这句话时语气带着些洒脱随意,但我还是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些不快乐。
一个人行动可以是自得其乐的,但一个人独自干太多事,很容易就暴露出了她的隐藏孤单感。
那样的孤单反应,不是用故作逞强无所谓的姿态能够替代,而是偏偏在那些逞强洒脱行为之后,一个人不合群的不安和孤独被越发放大。
她不快乐。
我自顾自的这样觉得,因为从她的言语和眼神里,我也似乎看到了一个相似的身影。
那样的感觉我很熟悉。
我也曾在大学经历过那样的一段时期,融入不了室友的欢笑中,得不到其他人的如心对待,所以后来我退离了那个群体,选择了单独行动。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去图书馆,这当然会有难过无助的时候。
那段时间会质疑自己的脱群选择,否定自己的坚持,会不自觉将自己不断缩小,很是失落。
一方面为不合群而尴尬无奈,又为那没来由的坚硬反抗而扭捏。在失落里审视自我,左右摇摆不定:不想合群,又怕孤单;想合群,又不想伪装。
我以为自己会妥协,但是在某一天得知她们建了新的寝室群,却没有我的”入场名额”时,就彻底坚定了自己的不合群选择。
在合群这个命题里,你终会明白:不合群的不快乐是必有的,但因为不快乐而合群真的会让人难受,有些时候,不是我们不合群,而是群也会不合我。
我把这样的解读归为自尊自爱———如果你并未做错过什么,却因为性格气场这些摸不清说不明的问题而被别人隔离时,那就从容退场好了。
有时候,不合群不是我的第一选择,而是别人予你的自知之明。放弃不被他人接受的群体,选择一个人,这样也好。
当然,那其中有故作坚强的洒脱,也有掩饰于心的脆弱。当然会有不快乐,但就是觉得那样做的自己很硬气很骨气
毕竟啊,不懂得相互理解的人,强求不来合群,你有可以选择不要的权力。
一定要合群吗?
合群这件事,向来不缺讨论的声音。合群的人告诉你摆脱玻璃心,合群就对了,不合群的人告诉你不合群就不合群,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自在得意。
但脱离那些利益代价,感性纠结,我还是想说,”合群”不仅是”合”的问题,还有”群”的问题。
有些群是拿来合的,有些群却并不是。
我们并不需要因为担心个人的出局而收敛自己的自尊心去刻意合群;并不需要在一个没有自己立身之地的地方去硬挤出自己的一处角落刷存在感;在不被人理解接受的集合里,你是别人分门别类的排斥项,就要学会异向而行。
而至于脱群而后的损失,很多时候哪有别人说得那么严重,在利益场理,很多时候不过是就事论事,体面应对就好,那些合不合群的内心较量,明智的人都会放在利益之外来衡量。
更何况,不是只有一个群可加入,你有属于自己更好的集合去选择。
没遇到那个合适自己的群体,
那并不代表以后也遇不到。
我很庆幸自己大学换校区时,在新的寝室里结交了契合的伙伴,找到了自己的集合。
曾也打算一个人故作英勇抵抗”不合群”,但找到契合的群体时,会感叹一句不过是时机未到。
“不合群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那个群并不适合自己而已”,如果你这样想,很多时候的不合群反应会让自己好过很多。
在这条人来人往的人生之路上,本来就是你有你的路要走,你有你的群可入,我们不一样,本来就该有属于自己的其他选项。
不是遇见的都该聚拢,认识的都该成为朋友。
许你会有合群的时差,在别人合群的时候你成为了一个落选者,但要相信属于自己的那个集合,总会找到。
合群会延时,
但快乐,可以随时心想成真。
回想自己的一路成长,你一定有合群的时候,也有让自己想要逃离集体的时刻。
我们谁不想遇到的都是合拍的朋友,生活中有照料,事业上有陪伴,但是人与人之间本身隔着距离,期待与实际的落差总让人产生遗憾。
在有限的区间里遇不到气场相投的同伴是难免,但集合之外总有另外的集合,抵达靠岸会有时差延误。
而在还没有触及那个集合时,”不合群又怎样?”
比起不合群来说,我现在更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份自我认知,一些独立清醒的判断,和一些坚定自我底线的反抗和自我坚守。
你可以有不合群的时候,但我希望你有自我原则、希望你选择先快乐。
我是@北寻姑娘,分享自媒体写作干货和成长情感生活,关注我,我会持续为大家送上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