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冬季的进口车厘子价格,我们在1个月前也没有持乐观态度,一直保守的认为今冬车厘子的价格“不会太高。”
所以,当这些天有媒体在说每公斤车厘子大降“30元”的时候,我们没有觉得太诧异。
今天,在这里聊聊,进口车厘子以及大樱桃产业,到底是强弩之末,还是短暂性波动?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一家之言。
车厘子的价格波动
昨天,为了写这个话题,特意去超市里看了看,顺便买了盒车厘子。个人在四线开外的小城市,车厘子的单价在76元/公斤,也就是一斤38元。
这个价格的确算不上多高的价格了。与国内一些暖棚大樱桃的价格比,可能还会便宜一些。
从去年开始,实际上进口车厘子已经就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水果,早已经越来越普遍。
不仅仅是在市场范围上从大城市延伸到了小城市,也在时间上几乎实现了全年供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都有某段时间能买到车厘子。
消费者对车厘子的新鲜程度不复当年。而智利车厘子的产出和供给量是增加的,车厘子价格降低,也是必然的事儿。
这对国产大樱桃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进口车厘子没这么火了,同行不行了,当然值得开心。
坏事是,连同行都那么便宜了,自己要不要降价呢?
2021年,国产大樱桃的市场还会好吗?要不要降价?这些影响都会产生。
大樱桃明年也要降价吗?
一些果农认为,车厘子卖多少钱,关我大樱桃什么事儿?销售季节又不一样。
销售季节不一样不代表就没有利益冲突。尤其是对暖棚大樱桃来说,春节前后刚刚吃完30多块钱一斤的进口车厘子,之后再花钱买暖棚车厘子的消费欲望会降低。
再有,很多消费者有一个固有的思维,进口应该比国产的更贵。而车厘子在这上边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原本车厘子大火时,也是进口的车厘子先炒起来的。
进口车厘子都大降价了,你国产的不降,消费者会不会更加降低消费欲望呢?
我们都知道,今年露天美早车厘子的价格市场并不好,很多人以为这仅仅是今年特殊。但我们个人认为,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常态。
无论是国内大樱桃还是进口车厘子,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高光”了,进入平静期或许是常态。
大樱桃产业是强弩之末吗?
首先否定这个说法。
大樱桃的市场需求量还是巨大的,只不过要像前些年那样卖高价,无论是进口车厘子还是国产大樱桃都比较难了。
别的不说,今年夏天河南一些车厘子种植户,美早卖到了3元/斤的零售价格,简直让烟台等地区的种植户看傻眼了。可见大樱桃的价格是没有底线的,你永远想象不出,是不是别人会卖得更低。
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了。
大樱桃再想卖高价,必然要有新的思路和商业模式。
第一个要说得是品种的选择上,不同的品种大樱桃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大众型的老品种也越来越卖不上价格,甚至连美早今年都不行了。如果有新扩张的樱桃园,选择更新的品种或许才能卖出高价大樱桃。
第二个要说得是,老的大樱桃产区要做好心理准备,熬过“冷冻”。前些年,大樱桃太火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大樱桃都在疯狂的扩张,这势头跟当年的红富士苹果扩张不相上下。
但红富士苹果可以大量贮藏,大樱桃贮藏不了,产量一多,价格战打得肯定更厉害,同样的品种和品质,拼得可能就是价格了。谁的价格低,谁的市场就大。
第三个要说得是,晚熟品种可以适当的发展,来错开前期白热化的市场。尤其是对大规模种植基地来说,清一色的全是美早,全都那几天上市,风险会越来越大。大规模的樱桃种植基地成本价格反而要比小果农高。
自家有地的樱桃果农是没有算工钱和土地费用的,只要够农药化肥的成本就卖。
但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不行,低于某个成本之后,可能能亏死。一定要想办法错开市场集中期,求稳制胜。
像有些种植基地一下子种上千亩美早大樱桃或者红灯,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
合理栽培一些晚熟品种,避开市场的竞争期,相对压力会小一些。何况,我国现在大樱桃晚熟品种种植还是非常少的,市场上也有一小段空白期。
如阳光玫瑰葡萄一般,大樱桃也会逐渐回归理性,只是周期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