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句文
李文亮医生走了,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令无数人伤心、难过、痛楚。
有人说,李文亮医生就是普通人,像极了身边的你我。起初,因医学专业的敏感嗅觉,李文亮感触到了苗头端倪,故而告诫同学同事注意防控,无意中成了疫情“吹哨人”。反过来看,当初的训诫,无疑给了社会需要反思的一个触点。
放置整个防疫叙述来说,李文亮医生的事迹足以观照防疫的艰辛与不易。无数白衣天使逆行,以医学知识、职业操守托举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旅程,同时间与疫情赛跑。除了面对来自病毒本身带来的危险,还要应对少数不理解与不信任。
从李文亮遭遇上,公众更加深刻明白说真话、干实事、勇向前是需要被包容与支持的。当前,舆论共情的滚烫、集体情绪的沸腾,无不是为李文亮呐喊和缅怀的,敬畏于其由平凡通往“不凡”的精神伟岸,更寄托予一名不普通的普通人的高贵荣耀与无限崇尚。
正因如此,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派出调查组赴武汉,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相信,各种围绕李文亮事迹的猜想与推测,都会明朗与公布,“正义终究不会缺席”,到那时定会给广大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不过,当前舆论掀起的洪波,似乎与防疫大势的格面存在参差。要知道,缅怀英雄最好的方式,是继承其勇敢刚毅、义无反顾,继承其未竟的事业、砥砺向前。然无论微博上、朋友圈、微信群,不乏少数“出离的愤怒”,打着悼念李文亮医生的旗号,人为割裂社会防疫的链条、消解社会公信力,甚至裹挟所谓“最大共情约数”,行吃血馒头之实,正在引发另一种叫人恐慌的“情绪病毒”。
诚然,正如有人说,武汉市的确欠李文亮医生一个道歉的。尽管在反映慢后,意识到了错,不仅没有去及时反正,且在李文亮住院期间也没有慰问。相反,李文亮却展示出一名医生的职业信仰,“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未料,没有等来重披战袍的那一天。
出现这样复杂焦灼的事情,每个人心里都不会好受。湖北省、武汉市也在第一时间发布通告致哀,尽管回应了每一个为生命托举者需要尊重的社情基调,但总有一些心结没有打开。比如,事前补救不到位该怎么算?真诚直面的歉意何时来?普通人说真话的保障如何立?等等,一系列问题有待回答。或许,随着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组的深入调查,相关当事责任人必然会受到应有下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若下一次国家面临灾难或重大险情之际(当然希望未来的每一天都风平浪静),那些走在前头、嗅觉敏锐的人该如何不被负罪而坦然道出实情。想来,公众自发燃烧的悲情,不仅仅想要一些道歉或者“恶人恶报,善有善报”吧?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维系人心、守护安定的答案罢。
当然,哀痛的力量不能虚无,而应化作前进动力,干好当前的事远远比指摘“早该如此”重要。从这点出发,公众要理好情绪、控制波动,切莫被那些蹭热点、带节奏的人利用。且知,李文亮点亮一盏灯,是为生命开路的,定然不希望我们“悲恸的撕裂”,干扰防疫大局。否则,这样借机行事、“趁热打铁”的悼念,不为舍身求法、为民请命,是站不住脚的、也是遭受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