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11点,武汉雷神山医院C病区入口处的红外测温仪还兀自运行着,除了少数几个清理物资的医护人员,安全通道已空空荡荡,曾经的病房贴上了封条,墙上数百幅涂鸦记录着过去74天发生的抗疫故事。
1月26日开工建设,2月8日收治首批病人,4月14日上午9点,最后四名ICU患者转院,4月15日上午10点正式休仓。至此,因抗击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而诞生的雷神山医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4月1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休舱,曾经的病房贴上了封条
坚守者:“站好最后一班岗”
休仓仪式举行时,29岁的张维正在病区做最后的安全维护,“平时我们怎么工作,今天还怎么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家在汉口的张维是2月3日到的雷神山工地,当时医院还在建设中,因为“封城”缺人手,张维报名参加。医院落成后,张维和同事主要负责病区的安全工作,检查火灾、防漏、防潮等安全隐患,“每天在走廊来回穿梭,每一个地方都要检查到。”
12点半,张维结束工作从雷神山医院撤离,他将前往隔离点进行14天的隔离。
“昨天晚上加了班,今天晚上还要加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主任谢文和她的团队还要在雷神山医院至少坚守两天。“我们要等到全部人员撤离,所有的医护、职工核酸和抗体检测做完,最后才能撤。”68天,谢文和她的团队一直吃住在雷神山医院。
从2月8日收治首批病人,到4月14日患者清零,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2011名病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占比45%。共有来自9个省市、16支医疗队、286家医疗机构的3202名医护人员在此奋战过。
雷神山医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在休仓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到:雷神山的病死率是2.3%,重症和危重症单独的病死率是4.3%。全院约两万名工人、医护工作者、志愿者实现零感染。
↑4月15日,雷神山医院休舱仪式现场
志愿者司机:接送医护人员,70多天开坏两辆车
4月15日一早,得知有十几位医护人员要参加雷神山医院休仓仪式,需要三四辆车。成冬在群里发了一句话,结果来了七八辆车,“大家都想陪医护人员站好最后一班岗。”
作为“为天使护航”志愿者团队成员,1月22日,成冬瞒着家里人开始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每天十几个小时往来于各大医院和酒店之间。在中南医院接管雷神山医院之后,成冬开始经常去雷神山。“去的次数多了,岗哨的人看到我的车就放我进去。”
“为天使护航”志愿者车队里一共有1000多名志愿者司机,很多人都相互没见过。有时候在路上见到车队标志,有人会拦下成东,问他要不要吃点东西,或者送一些物资。
↑4月15日,雷神山医院休舱仪式现场
70多天,成东开车跑了五万多公里,开坏了两辆车。他说,接送过程中,对医护的心疼是他的动力。“有些医护人员怀着七八个月的孕还要上班,除了接送她们,有什么需求,我都会帮忙。”
成东也有意识地记录下这些故事,他用自己的行车记录仪记下了武汉人从一开始的无助到慢慢恢复,“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些医护人员上车之后就开始哭。”
有医护人员把亲戚从国外寄过来的防护服送给成冬,他不舍得穿。平时只穿工业级别的防护服,把医用防护服都送给了医护人员,留下的唯一一件上签满了志愿者司机的名字。
疫情结束后,成冬想把自己这些天收到的感谢信、来自世界各地捐赠的口罩还有自己的通行证和唯一一件防护服都捐给抗疫博物馆。
“为天使护航”团队还没有停下车轮,他们计划5月8日停止这项公益。“如果需要,我们会服务更久。疫情不散,我们不散!”
开车出来的时候,儿子才5个月大,现在儿子已经8个月了。这几个月,成冬没有抱过一次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他想和儿子讲,在这场战役中,“我尽了我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做了男人应该做的事。”
接管雷神山67天:“闭上眼睛都清楚医院每个角落”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务处的陈永峰在“雷神山”负责综合协调。2月8日晚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管雷神山,2月9日陈永峰到了这里。
不同于医生的轮休,所有医务科、院感科的工作人员需保持24小时待命。大部分时间陈永峰都住在“雷神山”的宿舍,他们从安排病区、病区验收、医疗队对接、病人收治等全方面管理医院。
因“雷神山”是建设、验收、收治同时进行的医院,前期的工作很紧张也很琐碎,“戴上安全帽是农民工,摘下安全帽就是医生。”陈永峰和他的同事需要让所有病房保持负压隔离环境,每个病区每间房都要去查下水、马桶、呼吸机器,“有问题要立马通知建设方,10分钟以内解决问题,不能让病人等在外面。”
↑医院墙上的涂鸦记录着过去74天发生的抗疫故事
在雷神山医院落成之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共负责本院的隔离病房、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三个定点医院和隔离点。外省医疗队来到之后,中南医院抽调几个医院的医护专家,给外省医疗队做培训,陪着他们收治病人,帮助大家克服心理恐惧。后来也成立了会诊专家组,全程参与救治工作。
在雷神山工作的67天里,陈永峰需要把雷神山各个病区的布局都印在脑海里,要记住路线怎么走,病人怎么转运。“现在闭上眼睛都清楚医院的每个角落。”休仓之前,陈永峰和同事在办公室贴了一张布局图,每个医护人员都在上面签了名字,他想把布局图捐给抗疫博物馆。
4月9日,200余名上海、广州医护人员完成救治任务,成为最后一批从雷神山医院离开的援助湖北医疗队。6天之后,雷神山医院患者清零,4月15日雷神山医院正式“休舱”,陈永峰感觉如释重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终于能自己送自己了。”
红星新闻记者 王震华 蓝婧 实习生 郭懿萌 摄影 陶轲
编辑 彭怡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