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日前撰写署名文章《不能让新冠疫情变成饥饿游戏》,文章指出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可能促使决策者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截止到4月2日,已有俄罗斯、印度、越南、哈萨克斯坦,泰国,塞尔维亚、埃及、柬埔寨12个国家相继宣布粮食出口禁令,禁止出口粮食主要为大米、小麦、面粉、土豆、各种豆类及鸡蛋等。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发出了严重警告:疫情可能引发粮食危机,4、5月会出现最糟状况。
我国为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是全球农产品进口最多的国家。那么,这次粮食危机会不会波及到我们?我们要不要开始屯粮呢? 中国的粮食危机会来吗?
4月6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十三次新闻发布会
4月6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十三次新闻发 布会,其中市粮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德奇回答社会和市民关注的问题 ,对此作出解答。
近期,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蔓延,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到位,能够满足消费需求,从整体看价格基本平稳,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保供稳价工作,预计后期不会出现粮价大幅度上涨现象。
王德奇建议,我们消费的粮食一般是包装的成品粮,包装分为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普通包装保质期一般为6-8个月,真空包装保质期一般为12-18个月,在正常情况下,在保质期内的粮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一般情况下,粮食产品随着储存时间延长,一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食用口感会下降,老百姓常说的香味变淡了,不那么有嚼头,所以建议家庭用量随用随买,保持一到两周的消费量即可,不必集中购粮和集中囤粮。特别是夏季,容易霉变,容易影响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目前稻谷、小麦的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少城市的成品粮,也就是面粉、大米,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因此我们老百姓面对抢购粮油等少数不理性的行为,要充分保持冷静,不信谣传谣,不恐慌不盲从,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如果一时吃不完,粮食就有变质的可能,到那时,若继续吃,影响身体,不吃又造成浪费,得不偿失。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我们没必要杞人忧天,自乱阵脚。
相关数据显示:
● 粮食产量超高——这些年我们国家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 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水平——2010年以来,我们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 粮食库存充足——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 我国谷物进口量不大——我们国家谷物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相当于不到300亿斤,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年度进口数量不大,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