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重回大一,我想当个好人,好法学生。

回过头看大一,还是有蛮多遗憾的。现在如果让我重新过一次大一,我一定好好做人,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少刷头条,嘻嘻。

Ⅰ规划未来

大一进校首要的事情就是决定自己的出路。法学领域就业艰难,稍高档的律所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因此许多人都要面临读研/出国的选择,此外学校可能会有各种出国交流的机会,一学期或者一学年可能学不到什么东西,但对于从来没有出去过的人,还是一个开拓视野比较好的选择。无论交流还是国外读研,都需要在选课的时候重视每一门课的给分情况,以期能够有比较高的绩点。如果你选择安安心心带在国内读研,又要决定自己是不是要保研。如果希望保研,那选课就要谨慎,选择那些给分好的课程,尽量拥有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如果你权衡之下决定考研,那就可以在选课时挑战一些给分不那么好但非常有价值的课程。

Ⅱ学习外语

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中国法学没有本土的历史传统,中华法系的过去对于当代法学研究影响有限,如果希望了解到各种制度的根源,就需要到日本德国瑞士甚至罗马法中寻找。因此,学习日语德语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二外选择。语言学习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实际运用的练习,最好从大一就开始。不要觉得我不出国就不用学,不出国,没有外国法学习经历的人更需要学习外语来掌握第一手文献。

Ⅲ处理好社团关系

再次是社团。法学学习不同于法律学习,对法律的学习可以通过做题背诵来速成,比如法考,但法学需要从认识到思维地全方位熏陶和培养。大一不会有特别多的专业课,但熏陶可以开始了。有一些社团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比如在法大,辩论队会讨论许多政策的问题,在备赛过程中,法治原则,比例原则,限制公权力,对非预期后果的考虑等等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会逐渐渗入。再比如一些读书会和学术部门,会有师兄师姐和老师的带领,未必能学到多少法考能用到的技能,但沉淀的知识素养会成为底蕴。

Ⅳ学会与人相处

最后是人际关系。学法的人,说的好听人人心中有杆秤,说的不好听就是杠精聚会。而且据我观察,我们这一代人与上一代人相比,与人交流的能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最主要的是对事情轻重的判断。现在网络上的主流是劝你宽容都是傻叉,确实迁就别人很难受,没有做自己的感觉,但妥协不仅仅只是政治的智慧,你当然可以遗世独立,但只要你希望获得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就只能放弃完全独立的自我。上了大学的人总有一种国家的命运在我肩上的感觉,这很好,但很多人由此会瞧不起“民众”。有机会可以去市井看看,驾校旁边的商店,象棋摊,小巷子里面的豆浆店,看看那些“民众”是怎么交流的,那些人明明不认识,却能坐在一起热火朝天,怎么做到的?开玩笑的限度,搭话的方式,什么是可以拿出来说的什么事不能触碰的禁区,这些在普通大学生身上是得不到的。要是只跟图纸打交道,技能强就可以藐视群雄,大家都要捧着,那当然不必在意这些。可你是法学生,你是要跟人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与人交流是一门没有教室的必修课。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