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年前的今天(1874年12月17日),美国太平洋邮轮航运公司的“日本号”邮轮在途经广东汕头之南130里的地方失火沉没,船上搭载有567名船员与乘客,其中有425名旅美华工,最后仅有151名中国船员及乘客生还。
这不是电影,而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在沉寂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美国历史学家、作家罗伯特·威里斯(Robert Walls)将其挖掘出来并撰写成非虚构作品《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从未披露的赴美中国移民最大灾难故事》(以下简称《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一书。
美国历史学家、作家罗伯特·威里斯的非虚构作品《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从未披露的赴美中国移民最大灾难故事》。
该书对这场海难进行了较为翔实的发掘,包括遇难的欧洲乘客姓名,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任何一名华工乘客的具体姓名与记载。
“这就是我急切想寻找到幸存者后代的原因。”美国旧金山台山籍华侨陈李眷慈自2015年关注到这起海难后,有感于华工在异国他乡的遭遇,她自愿加入搜寻团队,并多次往返于美国与广东江门、广州、中山等城市寻找线索,希望能找寻到幸存者后代,唤醒那些早已尘封的记忆。
陈李眷慈。
寻找知情人的同时,陈李眷慈及团队成员也曾面临质疑:这段历史内容是否属实?是否有中文记载佐证?带着被质疑的压力,年逾古稀的陈李眷慈没有放弃,在看不懂中文且只会讲简单粤语的情况下,近几年,她陆续找到关于这起海难的中文报道。正是那份浓厚的乡愁情怀,长期支撑着她探索这起海难背后的故事。
就在上个月,陈李眷慈与友人来到汕头,在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的协助下,这场持续多年的“跨国接力”,又有了新线索、新进展。
陈李眷慈女士呼吁大家关注这段历史。
《申报》记载当年事故发生
“Do you have anyone that can meet with us to discuss this topic? We plan to hire a driver to come to Swatow from Zhongshan.(有没有人可以跟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我们计划11月23日从中山来汕头。)”
11月中旬,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收到了陈李眷慈的求助信息,希望协助她在汕头寻找相关线索。在其提供的资料中,刊载于1874年12月21日《申报》的报道这样写道:
“礼拜六,香港递来电音,谓曰美国大公司船名日本者,自横滨赴香港乃于本月十九日在汕头之南一百三十里地方失火,全船尽坏,其底细尚未悉知……”此后,在1875年1月27日和2月24日,《申报》又再次报道了这起沉船事故。
陈李眷慈将找寻到的《申报》资料打印出来保存。
“这是我2016年在华盛顿的图书馆找到的资料。”陈李眷慈告诉记者,2016年她来到江门寻找线索,虽然帮助者很多,但也有人质疑《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一书的真实性。彼时关于这起海难事故的中文记载几乎为零,这让她颇为受挫,但同时也激发她一定要找到中文资料的决心。
可喜的是,不久之后,陈李眷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到了当年上海《申报》的报道。《申报》创办于1872年,虽然是外国人所创办,但由中国人执笔,报纸内容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80年间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各方面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这证明了当时国内有注意到此次沉船事故。”首次找到中文报道,让陈李眷慈倍感兴奋,但《申报》从头到尾依然没有提到任何一名华工姓名,“受当时航海技术所限,人们对各类沉船事故已屡见不鲜,更何况船上没有知名人物,只有一群无名的返乡华工。”
于是,陈李眷慈尝试把目光投向船失事附近的汕头,期盼有当年获救者的后人生活在那里。她相信一定还有人听说过这个故事,希望唤醒那些早已尘封的记忆。
沉船事故发生在距离汕头130多海里的地方。
历史爱好者提供关键线索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尝试帮其联系对海难历史有所研究的学者。遗憾的是,不少学者都表示爱莫能助:汕头档案馆最早只有1921年开始的档案,并且那个年代海难事故频发,当地更是极少有海难事故的记载……
一直到陈李眷慈抵达汕头当日,记者依然未能找到合适的对接人。“没事,既然海难在汕头发生,那我们就来看看这片海。”陈李眷慈调侃道。
陈李眷慈与友人来到汕头。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南方+记者在本地一个历史文化爱好者聚集的微信群上发布了陈李眷慈的求助信息,很快就有了回复——本土历史建筑研究爱好者、共青团系统的基层公务员张耀辉建议记者,或者可以从汕头海关着手寻找线索。
据介绍,汕头是我国沿海最早设关的口岸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增开潮州(汕头)等10处为通商口岸,并于1860年在汕头礐石湾出海口妈屿岛上成立了由洋税务司把持的潮海关。
“《申报》所记载的海域,在当年就是由潮海关所管辖,也就是如今的汕头海关,”根据陈李眷慈提供的一张关于沉船位置附近的手绘地图,张耀辉判断出这就是潮海关职权所在地,“只有潮海关有线索可能。”
本土历史建筑研究爱好者张耀辉带领陈李眷慈参观汕头市博物馆。余丹 摄
根据张耀辉的判断,记者随即联系上了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馆长周修东,听完记者的介绍,周修东又立即联系了该馆科长杨伟,“恰巧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对汕头口岸每年海关贸易报告进行翻译和整理,我似乎记得史料有提到某起海难事故。”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晚,杨伟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1860-1949)》(以下简称史料)一书中找到了相关信息。
汕头海关人员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1860-1949)》一书中找到了相关信息。余丹 摄
“明天上午在关史陈列馆见面聊吧!”周日是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的闭馆日,但周修东和杨伟都欣然应允与陈李眷慈见面。
尘封的历史逐渐清晰
11月24日,陈李眷慈与友人如约来到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周修东和杨伟向其展示了在海关史料中针对该起事故的记载。
汕头海关人员向陈李眷慈介绍海关关史中的内容。余丹 摄
根据1876年潮海关贸易报告,当年一艘名为“RAJAH”的英国船,年初开展本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运输,但随后被包租去附近海域打捞“日本”号残骸;1877年潮海关贸易报告还提到5月7日,一艘悬挂美国国旗、名为“海鸥”的小型蒸汽轮船抵达香港,它为打捞一艘名为“日本”的沉船的财物而来,最后于9月18日离开汕头前往香港。
“日本号”正是那艘失事邮轮。“这些史料虽无明确提到1874年的沉船事故,但根据1876年和1877年的这些文字记载,是可以确定当年的确发生了一起海难。”周修东说。
张耀辉也连夜搜索到许多资料。《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一书中多次提到一艘“永通号船”在出事时候载着汕头渔民到海域营救,张耀辉通过“永通号”“潮海关”“日本号”三个词语的英文名称,在全球全网进行筛选,又意外地在英国伦敦找到香港轮船公司属下英国籍永通号航海草图日记记录,该日志就记录了“永通号”拯救“日本号”的内容。
张耀辉介绍他找到的新线索。余丹 摄
随后张耀辉再增加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名字作为关键词检索,又发现在新西兰报纸和加州报纸,都有关于日本号事故的详细报道。“依旧缺乏中国人的信息。”张耀辉注意到,加州报纸的报道详细引用1875年香港海事法院通报,关于轮船事故的调查报告,事故原因,轮船自救过程,事故责任审判结果,均有详细介绍。
此外,通过更进一步梳理《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一书,大家发现该书实际上出现了大量与“Swatow(汕头)”有关的字眼。如书中提到雇佣汕头渔民出海营救记录,渔民乘坐舢板从Cup Chi出发,张耀辉根据音译判断Cup Chi是汕头的“礐石岛”,而舢板也与潮海关当年登记有舢板记录对应;书中提到“好望角”,恰好濠江表角灯塔在以前被称为“好望角”……
书中出现“Cup Chi”,张耀辉根据音译判断是汕头的“礐石岛”。
书中出现的“永通号”以及“好望角”。
“太感谢了!”看到这么多人为了这起沉船事故而付出精力寻找线索,陈李眷慈感动不已。
幸存者来自何处?会去哪里?
作为一名台山籍美国出生的华人,20世纪40年代初,陈李眷慈的父母亲分别从中国和缅甸前往美国发展,全家一直居住在旧金山。2004年,陈李眷慈从美国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退休后,更专心地挖掘和研究近代美国华侨史。
2015年,陈李眷慈听到了罗伯特·威里斯的讲座,她一下子被这个近代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深深吸引。并且,她坦言,在与罗伯特·威里斯交流过程中,她鲜见地从美国人口中听到了对中国非同一般的评价,这让她更加想要“用华工的口吻,讲述145年前的海难故事”。
陈李眷慈与本书作者合影。
一己之力极为薄弱,陈李眷慈在此之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知名旅美作家刘荒田、旧金山资深媒体人刘艺霖等台山籍华裔也先后加入到这个搜寻团队。但时隔140多年,要想找到幸存者近乎不可能,大家都有共识:找寻获救的幸存者后人,是揭开这段故事最后面纱的唯一办法。
显而易见的是,弄清楚这些华工幸存者来自哪里,会去往何处非常关键。据现有的可靠史料记载,当时生还者中就包括4名可能来自江门的华人船员,分别是Ngsing(姓吴)、Chawsing(姓赵或曹)、Leongsing(姓梁)和Wongloi(姓王或黄或汪)这四个幸存者的姓氏,最大可能为当时的台山人或开平人;此外,还有34名华人乘客生还。
五邑大学广东华侨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梅伟强曾指出,江门人曾有几次出国热潮,且目的地正是在美国。第一次是始于1862年的“淘金潮”,美国金矿发现后吸引了许多贫苦地区人民加入淘金队伍;第二次出国潮则是“筑路潮”,大量华工被雇佣与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
但“金山致富”终究只是大多数华工的梦,随着1873年美国经济发生衰退,致使就业形势严峻,加州等华人聚集地陆续出现排华运动,迫使不少华工踏上返乡之路。“这些人怀揣着多年用血汗打拼的积蓄,准备衣锦还乡,但最终却命丧大海。”
对此,张耀辉提出他的看法:“常理而言,获救的华工应该绝大多数会选择回到家乡,极少数会留在获救地方重新生活,”他建议,若有据可考,这些华工绝大多数是江门籍,那应该直接从侨乡找起,通过族谱或者询问村民,了解那个时期是否有大量同村人不约而同地失去联络,“一般华人背井离乡都不会孤身一身,很可能是同村人约好一起去。”
陈李眷慈“汕头行”得到许多人帮助。此外,张耀辉还建议,若要继续挖掘线索,还可以查找书中提及的美国驻汕头领事馆的救援日记,以及前往有存放香港海事法院档案的机构,“从目前资料看,香港海事法院是详细记录海难事故唯一的资料室,也可从这里着手,看是否能找寻海难事故人员名单。”
【后记】
2017年,南方日报、南方+就曾报道过陈李眷慈的故事《寻4名幸存者后人|143年前的今天“日本号”沉没,391名华工丧生》。此次“汕头行”,陈李眷慈遇到不少有心人,正是这些有心人的帮助,让她找到更多关于这起海难的中文信息。
陈李眷慈这些年对沉船事故的寻访时间表。陈圆圆 制图
从了解到这起海难事故,再到今天时隔5年串起了整个事件,古稀老人陈李眷慈用她的坚持,打破了别人对她的质疑。正是那份深植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激励着她,让她在汕头找到更多中文信息,完整地将整个海难事故串联起来,有力地佐证了事件的真实性。
正是那份深植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一直激励着陈李眷慈。
采访第二天,正好是陈李眷慈的生日,她笑言,寻访所得是今年收获到最棒的生日礼物。近期,回到美国的陈李眷慈,向《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一书作者罗伯特·威里斯讲述了自己在汕头此行的新发现。罗伯特·威里斯告诉陈李眷慈,目前他们已找到关于这起事故幸存者的后人(外国人),正计划筹备拍摄电影,如果能通过中国媒体找到中国籍幸存者的后人,那将更加完整。
《发自南海底部的声音》一书作者罗伯特·威里斯(左)与陈李眷慈。
陈李眷慈希望这起被美国称为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事件能够广为人知,有更多幸存者的后代能够联系她。
如有寻人信息进展或历史线索可联系南方+记者余丹,邮箱:[email protected]。
【记者】余丹
【视频】余丹
【图片】部分照片由陈李眷慈及友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