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东阳市疾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齐心协力,勇于担当作为,用专业和敬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线,守护东城百姓健康。
实验室:“每次脱下防护服,衣服都湿透了”
检测是早发现的重要途径,样本被送进实验室后,最快4个小时就能得到检测结果,为第一时间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提供可靠依据。
东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人员直面样本,从事着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1月27日深夜,检测人员李月华从实验室出来,全副武装的她身穿连体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护目镜。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和护目镜后,大家看见她脸上被口罩勒出了明显的痕迹,里面的衣服也都湿透了。“样本采样、送检过程非常严格。我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不能喝水、上厕所,每次脱下防护服,衣服都会湿透。”李月华说。
疫情发生后,该实验室7名检测人员全员在岗,分3个班次,24小时值班,有序开展检测。从2020年1月23日到现在,他们连续多天工作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也是自带了方便面吃,加班加点进行样本检测。
过年本可以退休的老同志包云娟,也向单位申请了留用。她是东阳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原科长,从事病原检测工作30多年了,应对过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对操作高致病性病原的核酸检测具有丰富的防护、检测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我们在样本处理室里提取病毒核酸,过程是高风险,所以检测人员采取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包云娟说,科室还有4个二胎妈妈,有的二娃才18个月,由于工作的高风险性,所以她们工作结束后也不敢跟家人接触,都自觉将自己隔离在单独的房间里。
东阳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贾旭强,每天都是科室最后一个回家的人。12月初,他刚做了胸腺肿瘤切除手术,在家休息7天就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这个年,他更是每天都扑在工作中,从清晨奋战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等到所有样本的检测结果出来,向有关部门报告后,他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在连续多天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贾旭强身体非常疲惫,累的时候他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下,等身体恢复些了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 “不单单是我,科室全体工作人员都很辛苦,有的人喉咙不舒服,出现了感冒症状,也都依然坚持着。”贾旭强说。
流调小组:“战斗在与病人接触的第一线”
1月28日凌晨0点多,东阳市疾控中心办公室灯火通明,疾控工作者们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就是围成一圈进行工作讨论。
东阳市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侯晓锋介绍,他们属于流调小组,主要负责所有可疑病例的初次流行病学调查,处在与病人接触的第一线。在东阳确诊了一例患者后,他们就对家庭密切接触人员、病人社会活动情况进行精准排摸,并将排摸结果反馈到乡镇、医院,以便这些单位能迅速进行处置。除了排摸可疑病例,他们还要整理全市、全省、全国的疫情数据,以及湖北返乡数据,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的管理,掌握病人每天的治疗情况,并形成报告。每天,他们都会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来的求助电话,就对其进行指导,并对可疑病人进行采样。
侯晓锋说:“我们通常一大早就到单位上班,中午不休息,可疑病人的检测报告要在当天晚上11点多出来,因此,我在晚上8点就会先睡觉,到了晚上11点多再起床,向上级、有关单位及医院报告检测结果,一直要忙到第二天凌晨。”
1月28日一大早,流调小组接到一个可疑病人的报告,就立即往病人所在地赶,对周边情况进行排摸,了解病人活动的社会轨迹,联系镇乡街道等部门保护潜在的感染对象,避免其他人群被感染。
消杀小组:“把病毒控制并杀灭在源头”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自武汉疫情出现后,东阳市疾控工作人员分成6个专业技术小组,认真开展市内外疫情监控,进行相关物资储备,对大型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防疫等技术指导。一旦接到疫情信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立即指派流调、消杀和宣传小组前往处置。
以黄成康为组长,邵利进为副组长的消杀小组,共有9名成员。他们每天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穿着防护服、背着消毒剂,奔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1月27日一天时间,消杀小组成员连续消杀了5个场所,对基层卫生院消毒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到了傍晚才回到单位整理内务。在他们科室里,今年5月就要退休的老同志徐飞跃也拒绝了同事们的特殊照顾,一直在做后勤管理、准备物资,这个年也没有回家。
1月27日晚上9点,消杀组员邱文亮接到指令后,立即前往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可疑病人家里等地开展消杀,他穿着防护服,背着沉重的消毒剂,一直工作到了1月28日凌晨4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作为一个二娃爸爸,这个春节他也没顾得上照顾家里的两个孩子。“职责所在,就要有所担当,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把病毒控制并杀灭在源头。”邱文亮说,希望大家不要担心,他们一定能保护好自己,也能保护好全市人民。